ID: 23750235

第1课 常见的植物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10-02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8次 大小:19785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课,常见,植物,教案,格式
  • cover
1.1《常见的植物》教案 【核心概念】 5.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学习内容与要求】 5.2 地球上存在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不同类型的生物。 ②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特征。 【教材分析】 本课是整个“植物与环境”单元的入口和基础。它的核心任务是唤醒学生对植物的已有认知,激发对本单元内容的兴趣,并初步建立“植物是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基本观念。学生通过经历:提问———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初步感受探究过程。重点培养学生有目的、有顺序、多感官观察植物的基本能力,这是后续探究植物与环境关系的基础技能。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 (1)通过观察图片、标本或者实物等,能说出一些常见植物的名称和特征。 2.科学思维 (1)能根据观察目的和植物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观察植物的特征。 3.探究实践 (1)通过比较的方法,识别周围常见的植物。 4.态度责任 (1)表现出对观察和认识身边常见植物的好奇心与热情,乐于参与课堂内外的植物观察活动。 (2)在观察过程中能保持专注,愿意主动分享自己的发现和疑问。初步形成爱护植物、不随意破坏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周围常见的植物。 难点:用多种方法初步描述植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准备】 学生:各种植物、记录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问题 1.谈话:同学们,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搜集土壤上生长植物的图片,你们带来了吗? 2.教师引导: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看谁能最快地猜出答案。出示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提问:你知道诗句中描写了哪种植物吗?它有哪些特征? 2.聚焦问题:你还认识哪些植物? 学生回答柳树,并思考柳树有哪些特征。 用猜谜的方式导入课题,引导学生从诗句中提取信息“高”“垂”,唤醒学生对柳树的已有认知和经验。 探究实践 探索活动1:认识周围的植物。 1.教师提问:除了柳树,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植物呢? 2.学生说一说周围的植物。师生交流。 3.师生总结:柳树、冬青、蒲公英、苔藓等属于植物。 探索活动2:观察植物,说一说它们的特征。 (一)桃树是什么样子的? 1.教师引导:同学们,那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植物吗?出示桃树的图片。 提问:桃树是什么样子的?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吗? 3.教师提示借助感官观察。 4.学生分小组交流。 (二)其他植物是什么样子的? 1.教师引导:同学们,自然界中的植物种类可多了!老师还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常见植物的图片。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讨论观察方法并分享交流。 教师出示观察指南。 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植物,同时提供表达框架: 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注意巡视指导。 5.实验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享、交流。 (三)松树和柏树有什么不同? 1.教师先出示松树和柏树的图片,先让学生分别说出名称,再提问:松树和柏树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2.学生细心观察,说出自己的发现。 3.师生总结: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特征,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植物的颜色、形状和气味等特征认识、分辨植物。 小组内互相介绍一下自己带来的植物或图片,说清楚植物的名字和特征。 学生分享交流在家里、校园、公园看见的植物。 ······ 预设:桃树。 学生明确操作步骤及观察要求。 小组同学根据一定的顺序有序观察并汇报交流。 学生分享、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学生根据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交流。 小组讨论交流,完成记录单。 学生进行分享交流。 预设:它们的叶子都是绿色的。松树的叶子像针一样,而柏树的叶子像鱼鳞片。 将学生的视野从古诗中的特定植物拓展到身边更广泛的植物世界,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环境中的植物。 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能从植物的形状、颜色、味道等方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