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54276

10《精神的三间小屋》课件(共27张PPT)

日期:2025-09-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7次 大小:25945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精神的三间小屋,课件,27张,PPT
  • cover
(课件网)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雨果 精神的三间小屋 聆听毕淑敏:别给人生留遗憾 一个人的肉身是有诞生之所的,通常是故乡或是父母漂泊中的营地。灵魂也是有出生地的。我灵魂的故乡是在西藏阿里。那时我是一个16岁多一点的小女兵,对高原充满了畏惧。 ———毕淑敏《阿里的云霞》 新课导入 第一课时 2、理解并能概述“精神的三间小屋”的内涵。 学习目标 3、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章主要观点。 1、掌握本课文学常识,能够正确读写字词。 A、宽宥(yǒu) 游弋(yì) 轻觑(qù) 麾(huī)下 B、广袤(mào) 赘(zhuì)余 窗棂(líng) 坍(tān)塌 C、要决(jué) 困厄(è) 襟(jīn)怀 灼(zhuó)晃 D、自惭形秽(huì) 憎恶( zèng wù ) 俯拾即(jí)是 驰骋(chěng) 预习检测1:下列词语字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B 预习检测 毕淑敏,1952年10月出生于新疆伊宁,中共党员,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心理学博士方向课程结业,注册心理咨询师。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委员。 著有《毕淑敏文集》十二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女心理师》《鲜花手术》等畅销书。。 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认识 作者 毕淑敏 1952,新疆,北京 17岁,西藏阿里,军医 28岁,北京,内科医生 35岁,处女作《昆仑殇》 46岁,心理咨询师 56岁,环游世界 61岁,非洲三万里 66岁,南极之南 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注册心理咨询师。 试着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中心论点:我们要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用以盛着我们的爱和恨,盛放我们的事业和安放我们自身。 自主学习 一、第一间精神小屋可以存放哪些情感?应该怎样布 置第一间精神小屋?为什么? 二、第二间小屋为何要用来盛放我们的事业?怎样才 能使这间小屋坚固优雅? 三、第三间精神小屋应该怎样“安放我们自身”?如 果我们的精神小屋不住着自己,会出现什么情况? 合作探究 要求:结合原文内容回答 一、第一间精神小屋可以存放哪些情感?应该怎样布 置第一间精神小屋?为什么? 二、第二间小屋为何要用来盛放我们的事业?怎样才 能使这间小屋坚固优雅? 三、第三间精神小屋应该怎样“安放我们自身”?如 果我们的精神小屋不住着自己,会出现什么情况? 第二课时 1、掌握文章中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学习目标 2、品味并结合文章具体语句独具美学风范的语言。 3、联系生活实际,学会思考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活动一:谈论证方式,说作用 议论性文章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这三篇文章中,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分别有什么作用,做好批注。 可参考句式:《 》这处使用了_____论证方式,论证了_____的(分)论点,进一步论证了_____的总论点,增强了/增添了文章的说服力、文采性。 自主学习 1.自主浏览第7—18段,圈画出描述三间小屋的句子。 2.自主分析这些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效果,写一些批注。 成果展示 你的一生,经历过的所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仿佛以木石制作的古老乐器,铺陈在精神小屋的几案上,一任岁月飘逝,在某一个金戈铁马之夜,它们会无师自通,与天地呼应,铮铮作响。 引发了思考、共鸣 爱和恨藏在人们心底深处,在某一个特定的情景下可能就会情不自禁地爆发出来。 比喻论证 让看不见的情感更加具体可感 成果展示 否则,鸠占鹊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