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55029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三单元 酸和碱(提升卷)

日期:2025-11-23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2次 大小:26395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提升,第三,人教,测试,上册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三单元 酸和碱(提升卷) 一、选择题 1.(2025·深圳模拟)鉴别、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鉴别MnO2和Fe3O4 观察颜色 B 除去CO气体中混有的CO2 依次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 C 鉴别N2和CO2 分别向集气瓶中伸入燃着的木条 D 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稀盐酸 加入适量的氧化铁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A、MnO2和Fe3O4均为黑色固体,观察颜色无法区分,A错误。 B、CO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而C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再经浓硫酸干燥后得到纯净CO,正确。 C、N2和CO2均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燃着的木条均熄灭,无法鉴别,错误。 D、Fe2O3与HCl反应生成FeCl3,所以使用 氧化铁粉末去除 Fe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稀盐酸会引入新杂质,错误。 故选:B。 【分析】1.除杂题的基本思路:必须在保留主要物质的前提除去杂质,且不能引入新杂质。 2.常见的除杂方法(括号内为杂质) Cu(Zn):加入过量的硫酸铜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碳粉(CuO粉):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稀盐酸(稀硫酸):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 氯化钠(泥沙):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O2(HCl):通入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干燥。 2.(2023·新邵模拟)不同品牌的洗手液pH一般不同,室温时四种洗手液的pH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洗手液b的酸性比洗手液a强 B.洗手液a用蒸馏水稀释后pH减小 C.洗手液d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D.洗手液c和a混合的pH可能等于7 【答案】D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A、在pH小于7的范围内,溶液的pH越小酸性越强;而洗手液b的pH在5~6之间,洗手液a的pH在3~4之间,洗手液b的pH比洗手液a的pH大,因此洗手液b的酸性比a弱,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从图中可知洗手液a的pH在3~4之间,pH小于7溶液呈酸性,用蒸馏水稀释后酸性减弱,pH增大,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洗手液d的pH在12~13之间,pH﹥7呈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洗手液c的pH在8~9之间呈碱性,洗手液a呈酸性,洗手液c和a混合时,如果洗手液a中的酸性物质和洗手液c中的碱性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如果洗手液a中的酸性物质剩余则混合液的pH就小于7,如果洗手液c中的碱性物质剩余则混合液的pH就大于7,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pH值小于7溶液呈酸性,pH值越小酸性越强;pH值大于7溶液呈碱性;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石蕊遇到碱性物质变蓝色,遇到酸性溶液变红色来解答。 3.(2024·昭阳模拟)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且一段时间后未恢复到原大小,则图中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①石灰石和稀盐酸 ②锌和稀硫酸 ③固体氧氧化钠和水 A.①②③ B.只有①② C.只有①③ D.只有②③ 【答案】B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 ①石灰石和稀盐酸、 ②锌和稀硫酸反应时都会产生气体,使装置内压强因气体增加而变大,气球变大,且不会恢复,正确;③固体氧氧化钠和水混放热,温度升高,气球先变大,然后会恢复,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且一段时间后未恢复到原大小, 说明装置内压强变大, 结合所给各组物质变化情况分析。 4.(2025九下·南山期中)某实验小组的学生总结了稀盐酸的五条化学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若酸碱指示剂是紫色石蕊,则溶液变红 B.②可以解释稀盐酸除铁锈,溶液变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