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二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2.6太阳与白天【教材解读】 (一)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目标 ●熟悉东、南、西、北方向的位置关系。 ●知道地球上的生命离不开太阳的光和热。 科学思维目标 ●能通过口述、画图等方式描述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十字方向”法,借助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辨识熟悉环境中的方向。 探究实践目标 ●能正确地观察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并真实地记录。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用游戏等方式探究东、南、西、北方向的位置关系。 态度责任目标 ●能在观察活动中,客观、真实地记录信息。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为单元第6课,对应课程标准1 ~ 2年级学习内容“3.1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第一点 “使用前后左右、东南西北、上下、 远近等描述物体所处的位置和方向”和“9.2 地球绕地轴自转”的第一点“观察并描述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初步学会根据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在本节课和下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将在教师的指导下,关注与地球家园关系最密切的两个星球“伙伴”:太阳和月球。本课为单元第6课,将指导学生通过观察一天中太阳的位置,熟悉东南西北方向的位置关系,最后尝试用图画和文字的方式记录一天中的太阳位置和方向, 并在记录中学会根据太阳位置判断东南西北的位置。 本课内容分为四个板块。在聚焦板块,教材通过提出问题“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来启发学生思考和聚焦本课的学习内容。探索板块有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观察太阳的东升西落”,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经验,给太阳在清晨和傍晚的方向进行定位,让学生发现太阳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所处的位置不同。第二个活动是“寻找东、南、西、北的规律”;第三个活动是让学生基于真实的观察去记录一天中太阳的位置。在研讨板块,通过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借助探索活动中的发现,用语言总结自己是如何利用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辨识方向。在拓展板块,进一步让学生将不同时间太阳的发光发热情况与动植物和人类的生活联系起来。 利用太阳的位置来辨识方向,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掌握这项技能并不容易,需要教师悉心指导,并带领学生实地观察。方向是人为规定的概念。在面对地图时,“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是通用的方向规定。当学生手中有这个“十字”的方向工具(如教材第42页右上角的图所示)时,辨识方向的难度就大大降低了,教师要教会学生用“十字”方向这个工具。通常,学生已经知道太阳东升西落。早上面对太阳时,学生知道自己的前面是东,当学生拿着“十字”方向工具,把东的方向与实际的东方保持一致时,就会发现: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在中午和傍晚,利用太阳辨认方向的方法与此类似,唯一要注意的是, 教师需要告诉学生中午时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偏南,中午面向太阳时,前面是南。只要知道一个方向,就可分辨其他方向,东面的对面永远是西面,东面的左面永远是北面,北面的对面永远是南面。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地观察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并真实地记录。 难点:借助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辨识熟悉环境中的方向。 (四)教材解读 本课情境:太阳照射在长满青草的山坡上,揭示着太阳为地球家园带来光和热。图文组合共同指向本课的课题“太阳与白天”。 聚焦:通过提出问题“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来启发学生思考太阳的运动规律,引导学生聚焦本课的学习内容。 探索1:这部分内容是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经验,给太阳在清晨和傍晚的位置进行定位,让学生发现太阳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所处的位置不同。 探索2:针对本环节的活动,教材上呈现了三个图文资料:一张图片显示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