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56472

1.7《天气预报》教学课件(17张PPT)+教案+素材

日期:2025-10-02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93次 大小:1851117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天气预报,教学课件,17张,PPT,教案,素材
    (课件网) 1.7《天气 ——— 天气预报》 (教科版)三年级 上 1.7《天气 ——— 天气预报》 视频里的小朋友为什么玩得不开心?如果提前知道会下雨,他们能做什么准备呢? 新知导入 聚集 我们的天气观测记录与天气预报的内容一样吗?天气预报中是怎样表示各种天气现象的? 探究新知 不一定一样。我们的观测是局部、即时的记录,天气预报是大范围、未来一段时间的预测,会综合更多数据,可能有差异。 天气预报用符号表示天气,如太阳代表晴、云朵加雨滴代表雨、风旗代表风,还会标注气温、风力等数值,直观清晰。 1.整理天气观测记录。我们已经观测了一段时间的天气,并做了记录。天气观测记录中,包含了哪些方面的信息? 2.了解天气预报。收看、收听天气预报并查阅资料,记录天气预报中包含的信息。 3.比较天气观测记录和天气预报中的信息。 1 天气预报中所包含的信息,与我们的天气观测记录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结合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我们可以怎样解释? 2 我们有哪些查询未来天气的方法? 1.相同:都有气温、风向、风力、降水等信息。不同:我们的记录是即时局部数据,天气预报是未来大范围预测,还含天气趋势。结合气温 “低 — 高 — 低” 规律,天气预报会据此预判次日各时段温度。 2.可通过电视天气预报、手机天气 APP、气象网站、收音机气象播报等查询。 在天气预报中, 同一天不同地方的 天气一样吗?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天气预报核心内容的是( ) A. 气温 B. 班级值日表 C. 降水 2.我们可以通过下列哪种途径获取天气预报?( ) A. 数学课本 B. 手机天气 APP C. 故事书 3.若天气预报显示 “明天气温 8℃,中雨”,上学时适合穿( ) A. 短袖 + 短裤 B. 毛衣 + 雨衣 C. 裙子 + 凉鞋 B B B (二)判断题 1.天气预报是气象员凭经验 “猜” 出来的,没有科学依据。( ) 2.看天气预报时,只需要关注是否下雨,不用看气温。( ) 3.我们可以根据天气预报,提前规划周末出游活动,比如下雨就去室内游乐场。( ) × √ × 课堂总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知道了天气预报里有气温、降水、风向这些信息,还学会了看预报规划生活,比如下雨带雨具、天冷穿厚衣服!课后要记得和家人一起看预报,下节课我们汇总单元知识,做天气观察手册哦! 板书设计 1.7 天气 ——— 天气预报 核心内容:气温(最高 / 最低)、降水、风向风速、降水概率 获取途径:电视、手机 APP、广播、报纸 生活应用:根据预报规划活动(下雨带雨具、降温添衣服) 制作依据:卫星云图、气象站观测数据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小学科学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天气 ——— 天气预报》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七课,是本单元的总结与应用课,承接前六课对气温、降水量、风、云等天气要素的观测,聚焦 “天气预报” 这一综合天气信息载体,引导学生认识天气预报的内容、获取途径及制作依据,是 “从单一要素观测到综合天气应用” 的关键环节。教材通过 “了解预报 - 分析依据 - 实践应用” 逻辑,将分散的天气要素知识整合,帮助学生理解 “天气预报如何服务生活”,同时为后续 “长期天气观察与分析” 奠定基础,体现 “科学知识源于实践、用于生活” 的理念。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天气预报有生活接触(如看新闻、听家长说),知道天气预报能告知 “明天是否下雨、冷不冷”,但对天气预报包含的具体内容(如风向、降水概率)、获取途径(如手机 APP、电视)及制作依据(如卫星云图、气象站数据)完全陌生。他们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对 “气象数据如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