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社会主义 中国 朝鲜 越南 老挝 古巴 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俄国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课程标准: 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 1.列宁主义的定义与形成渊源 1873 【俄】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现实主义 马尔托夫 孟什维克 列宁 布尔什维克 1895 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 1898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一大 1903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形成于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也称布尔什维主义。 思考: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教材,概括列宁主义产生的背景。 (经济、政治、阶级、组织、思想、主观) 1.列宁主义的定义与形成渊源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形成于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也称布尔什维主义。 经济 政治 阶级 组织 思想 主观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 沙皇专制统治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工业的发展造就了俄国第一代产业工人; 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宣告成立,展开有组织的工人运动; 马克思主义在俄国传播;1900年列宁《火星报》; 列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列宁主义。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 2.列宁主义的主要内容 列宁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创新,是与俄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帝国主义理论 俄国国情论 夺权方式论 一国胜利论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 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思考:1.判断哪些理论属于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哪些属于创新? 2.以上哪个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程度最大?为什么? 3.如何理解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这一观点? 4.阅读教材第一子目最后一段正文,划分列宁主义的影响———历史地位”“理论创新”“实践意义”。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 材料2:沙皇俄国本来就是帝国主义列强中经济落后的国家,参加“一战”使得沙俄经济入困境。……由于军需供应不足,装备落后,军事指挥的失误,再加上士兵情绪低落,俄国战事不断失利,到1917年3月,俄国约150万人死于战争,四百多万人伤残。“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列宁 材料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年)俄国国家债务从1913年的88亿卢布猛增到1917年的500亿卢布;1916年底,俄军前线有20多万士兵没有步枪,只能几个人合用一支;1916年俄国爆发了1500次罢工,参加人数达到100万人;1917年1月,首都彼得格勒只剩下10天的面粉储备;……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俄国的各种矛盾空前激化 成为十月革命的催化剂。 1.经济基础: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不断发展 2.政治基础:沙皇专制统治不断强化;社会矛盾尖锐 3.阶级基础:工人阶级力量不断壮大 4.组织基础:布尔什维克党的成立 5.思想基础:列宁主义的形成 二、十月革命的胜利 1.历史条件 狭义:1917年11月7日即俄历10月25日推翻临时政府的革命 广义:1917年俄国爆发的一系列革命,建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 结合教材和视频 梳理十月革命的过程 二、十月革命的胜利 2.过程 推翻沙皇统治,形成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实权)和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立即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将俄国革命从资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