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61857

2.1 内环境的稳态 第2课时 课件(共28张PPT)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

日期:2025-09-27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9次 大小:532881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必修,选择性,生物学,高中,2019,苏教版
  • cover
(课件网) 第1节 内环境的稳态 第2课时 苏 教 版 | 选 择 性 必 修 1 从化验单上可以看出有哪些成分异常? 这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什么不利影响? 一、内环境的稳态 (一)稳态的概念: 人体通过 和 等的调节作用,协调各器官、系统的活动,使内环境的 、 、 及各种 保持 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温度 渗透压 相对 pH 化学成分 (二)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渗 透 压 (1)概念: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分子的吸引力 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越多 浓度越高 渗透压越高 对水的吸引力越大 一段时间后,两侧液面高度如何变化? 葡萄糖和蔗糖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 一段时间 左侧液面下降 右侧液面上升 血浆渗透压主要与 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渗透压90%来源于 。 细胞内液渗透压主要与 有关。 影响渗透压大小的因素: 无机盐、蛋白质 Na+、Cl- K+ 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2)主要决定因素:无机盐(主要是Na+和Cl-)和蛋白质的含量 1.为什么注射用生理盐水的渗透压接近血浆的渗透压? 2.为什么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组织水肿? 任务一:思考以下问题。 维持血细胞形态,防止因生理盐水渗透压过高或者过低造成血细胞失水或吸水涨破 长期营养不良导致血浆中蛋白质含量下降,从而导致血浆渗透压低于组织液渗透压,组织液吸收水分而造成组织间隙间液体过多。 血浆蛋白减少 营养不良、肾小球肾炎等 局部组织细胞代谢活动增强 过敏、淋巴循环受阻等 组织蛋白增多 血浆的渗透压降低 代谢产物增多 组织液渗透压升高 组织水肿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 ℃左右。 (动态平衡) 37 相对稳定———在适宜范围内有所变动 2.温 度 3.酸 碱 度 (1)正常人的血浆pH:7.35-7.45 (2)血浆pH的维持:缓冲对 如H2CO3和NaHCO3、NaH2PO4和Na2HPO4 二、稳态的维持依赖于负反馈调节 比较清水、缓冲液和体液对 pH 变化的调节作用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 通过比较清水、缓冲液和生物材料的匀浆(模拟体液)在调节 pH 变化中的作用,理解体液是如何调节内环境 pH 变化的。 1) 将某种酸或碱加入清水中,其 pH 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而将该种酸或碱加入缓冲液(如:HPO42-/H2PO4-)中,其 pH 变化会低于清水中的变化。 这是因为清水没有缓冲液所具备的缓冲功能。 2)用生物材料的匀浆模拟生物体的体液。 加入酸或碱后,将生物材料的匀浆 pH 变化与清水、缓冲液的 pH 变化进行对比,可以推测生物体是如何维持内环境 pH 平衡的。 3、材料用具 4、实验步骤 5、记录数据 空白 对照 标准 对照 实验 组 用现有公认的标准方法或常用方法,或现有的标准值或正常值作对照。例如,在实验研究中,以传统方法作为标准对照来研究新方法的作用,在临床试验中,用已知的效果明确的药物作为标准对照。 6、绘图分析、得出结论 结论: 缓冲液的 pH 变化小于清水的 pH 变化,是因为缓冲液具有一定的酸碱调节能力,即缓冲能力。 而生物材料匀浆像缓冲液一样,其 pH 变化也小于清水的 pH 变化。 推测体液对维持 pH 稳定具有类似缓冲液的功能。 健康人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如血糖、血脂,以及渗透压等理化性质都是不断变化的,但都处于一定的范围内。 内环境的稳态是通过机体的负反馈调节机制实现 稳态的调节机制: 负反馈调节不仅能使高于正常水平的某种生理活动减弱,也能使低于正常水平的该种生理活动增强。 因此负反馈调节在维持机体生理功能和内环境稳态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负反馈调节 (一)单细胞生物通过 与环境 进行物质交换。 细胞质膜 三、细胞与环境间的物质交换 直接 (二)人和多细胞动物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人体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有: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