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65378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课件(共30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2次 大小:15106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古诗词,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诗 三 首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 》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萧统的《文选》,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非一人所做,由于作者文化素质较高,又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艺术成就很高。 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 钟嵘《诗品》评价道:“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 1、失志伤时、人生无常的感慨。如《今日良宴会》、《生年不满百》(”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年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驱车上东门行》(“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2、世态的炎凉与人情的冷暖。如《西北有高楼》感叹知音难逢。《明月皎夜光》写朋友离我而去。 3、游子思妇们离别相思之苦。《涉江采芙蓉》、《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 朗读诗文 二、诵读品味 ,疏通大意 请说说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那是一个夏日,花香日暖,抒情主人公来到这江边上,看到芙蓉朵朵,美丽动人,自然想采摘花来送给心上人的你,但心上的人啊,你远在天涯。 深情回望那故乡,更感路途遥渺,日夜思念的人啊,想到你的容颜因思念的煎熬而日渐憔悴,而我们却又 无法相聚。于是郁积在心中的忧伤就幻化成天地间的一声幽叹: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直接从诗歌中找找表现感情的词语? 思考: 所思 望旧乡 忧伤 诗歌的两种可能:你可以把抒情主人公想象成异地他乡,吟咏着乡愁的游子,也可以想象成闺中怀人的思妇。 1、游子思乡怀人。 2、女子思夫。 1、游子思乡怀人的理由:当时男子游宦京师洛阳,远离江南 游子在旅途上采集了一束芙蓉花,忽然意识到自己形孤影单,欲赠无人,不禁触发了思念故乡、亲人的痛苦。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孤独的游子的形象从诗中站了起来。 二是女子思夫 1、采莲是江南的旧俗,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就有这样的描绘“采莲的是年少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 2、而且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芙蓉”往往暗关着“夫容”;随水而居不伴妾身,独飘摇于江心活水之上。 ”,“莲子”即“怜子” 3、另外,所思在“远道”,离旧乡而走远道的人在古代大半是男子,那我们就可以由此推想说话人应是女子。 下面咱们就从女子为抒情主人公的角度鉴赏一下这首古诗 1、诗歌这句有哪些意象 ?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鉴赏品味 “芙蓉” “兰泽” “芳草” 荷花,又称莲花,又名之为藕花、芙蓉、菡萏(hàn dàn )、净友等。 以荷入文者,有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此以荷花喻君子圣洁之风范,且已成定说。 以荷入诗者,荷花更多被作为一种情感意象来使用,表示一种圣洁、坚贞与宁静的意味。 3、你认为诗歌描写“采芙蓉”“多芳草”和“兰泽”有什么艺术作用? 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 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 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意境.情趣 这两句的语气如何?你从“远道”一词品出什么? (1)自问自答 (2)“远道”为下面的情绪转折透露一些消息。把人物放在美好、欢乐的采莲背景上,抒写独自怀远的忧伤,正具有以“乐”衬“哀”的强烈效果。 反衬 人们总以为,倘要表现人物的寂 寞、凄凉,最好是将他(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