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65580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原卷版+解析版)-【核心素养】同步探究导学案

日期:2025-09-2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34次 大小:24241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探究,同步,素养,核心,12课,解析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精品学案) 2022年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通过了解汉武帝的大一统,知道西汉发展国力强盛原因;通过了解西汉“削藩”和尊崇儒术,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的过程 1.立足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知道汉武帝在政治、思想、经济、军事等方面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 (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2.立足史料实证和时空观念,通过对“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学习,知道儒学在封建社会占据主导地位的原因和影响。(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3.立足家国情怀,感知汉武帝为维护国家统一所作的努力,理解国家统一是国家强盛的基础(家国情怀) 自主学习任务一.削弱地方势力 设问1:汉武帝为削弱地方势力采取了什么措施?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1、 的实施 (1)背景:诸侯王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 (2)提出者:主父偃 (3)推恩令的内容: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 ,由皇帝制定封号。 (4)推恩令的作用:推恩令的实施,使得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从而维护了国家的 。 2、建立 制度 (1)背景:地方上的豪强地主发展起来, 土地,聚敛财富,与官府分庭抗礼,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2)刺史权力:代表中央 地方官员和豪强及子弟的不法行为 (3)作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4)易错点: 是监察中央官员;刺史是监察地方官员和豪强。 自主学习任务二.加强经济管控 设问2: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经济上采取了那些措施? 1、农业 (1)朝廷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2)重视 ,新修建的六辅渠、白渠等水利工程,灌溉田地数万顷,提高了粮食的产量。 (3)新型播种工具 的发明,大大加快了播种速度。 2、手工业: 、 、 、 等手工业进一步发展。 3、商业 (1)背景:盐铁经营权大都掌握在豪强手中,他们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2)目的: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3)措施 ①收回铸币权: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 钱。 ②盐铁官营:在全国各地设 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③平抑物价:在全国范围内统一 物资,平抑物价。 ④下令对商人征收车船税。 4、作用: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自主学习任务三、尊崇儒术 设问3:汉武帝在思想上有什么烦恼?如何解决? 核心措施: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1、提出者: 2、“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内容: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 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3、措施:(1)在长安兴办 (我国古代最高学府); (2)以儒家的《诗》《书》《礼》《易》《 》为教材,推行儒学教育,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 4、作用: (1)使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2)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3)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5、实质: 专制 自主学习任务四、北击匈奴 设问4: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派谁北击匈结果如何? 1、背景 (1)汉初,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日渐强大,不断袭扰中原地区。 (2)西汉国力疲弱,被迫对匈奴实施“ ”政策,并交纳贡品。 (3)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 2、概况: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 出击匈奴,双方在漠北展开决战,匈奴大败,从此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开始西迁。 3、西汉能够成功反击匈奴对的原因 ①当时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②卫青等人的英勇善战。 ③顺应了人民的愿望。 4、汉武帝大一统影响(意义):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 时期。(西汉经济最繁荣的时期不是文帝、景帝时期,而是武帝时期;汉武帝的大一统是西汉强盛的顶点。) 【快速查答案】 自主学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