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阶段性测试 初三语文试题 (时间:120分钟) 一、书写与卷面(3分) 1.书写规范 卷面整洁 二、积累与运用(28分) 第一环节 基础迁移运用 时光如梭,2024年上学期的学习生活悄然而逝。回首过去,我们获益匪浅:见证了解放军cuī枯拉朽的胜利,认识了和蔼可亲、不辍劳作的朱德母亲,感受了列夫·托尔斯泰入木三分的审视,品读了李白、王维自出心裁的xiá思,感受了白杨树倔强挺立、不折不挠的精神气质,品尝了青头菌、牛肝菌的鲜腴,看到了《清明上河图》中行人的摩肩接zhǒng……浩瀚无垠的文学海洋等待你我携手áo游。 本学期,我们通过语文这座桥梁理解和传承中外经典文化,收获很大! 2.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⑴xiá思 ⑵áo游 ⑶cuī 枯拉朽 ⑷摩肩接zhǒng 3.给加点字注音。(2分) ⑴不辍 ⑵倔强 ⑶鲜腴 ⑷悄然而逝 4.上面文段中画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1分) A.获益匪浅 B.入木三分 C.自出心裁 D.不折不挠 5.请提取上面文段中画线句子的主干: (2分)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句话的句子成分应划分为:(派出所)的警察[寸步不离]地守卫<在洞口周围>。 B.“林叔叔,我们班后天下午将举办一次‘眼科健康科普讲座’,我们班主任李老师想邀请您来做这次讲座,希望您不要推辞。”这个邀请函转述有问题,需要修改。 C.“晴川历历汉阳树”中的“汉阳”指的是汉水南岸;“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中的“汉阴”指的是汉水北岸。 D.《史记》是西汉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共130篇,包括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例。 第二环节 古诗文理解运用 7.下列古诗文名句归类积累卡,请你补充填写完整。(9分) 诵读经典诗文,可以知人。从《商山早行》“因思杜陵梦,⑴ ”的诗句中,可读出温庭筠在外浓浓的思乡之情。从《钱塘湖春行》“⑵ ,浅草才能没马蹄”的诗句中,可读出白居易游览西湖的喜悦轻松。从《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⑶ ”的诗句中,可读出苏轼对经受离别之苦者的美好祝愿。 诵读经典诗文,可以明理。如今,很多人焦躁不安,总觉得环境影响了内心的安宁,而有人却能用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⑷ ?⑸ ”来自勉。晏殊《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⑹ ”的诗句,让我们对时光、繁华易逝有了更理性的思考;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所以动心忍性,⑺ ”一句,鼓舞我们要不惧磨难,淬炼自我。李贺《雁门太守行》中“⑻ ,⑼ ”,彰显了忘身报国的精神和“拼将一死酬知己”的价值观。 第三环节 整本书阅读交流 8.学完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联系最近正在阅读的《红星照耀中国》,小语和小文感慨颇多。请你结合整本书阅读,帮助补全对话空缺。(4分) 小语:朱德母亲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爱憎分明、有远见,这些优秀品质影响着朱德。 小文:是的,长征途中的他关爱士兵,有着这样的动人举动:⑴ 。 小语:其实有的革命领袖即使出身大官僚家庭,也具有高贵品质。周恩来,⑵ (事件),显示出他细心热情的品质;⑶ (事件),显示出他平易近人的品质。 小文:所以他们能带领着红军队伍,胜利完成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回望长征,那段光辉的革命历程,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英雄事迹,如⑷ (用动宾短语概括)。 小语:长征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启示我们要为目标不懈努力,要以坚定的信念投入到每件事中,即使困难重重,也要无所畏惧。 9.补全《儒林外史》人物卡,学习这种阅读积累方法。(4分) 【可恨之人】⑴ 【外貌特征】方巾阔服,粉底皂靴,蜜蜂眼,高鼻梁,络腮胡子。 【典型事件一】霸占邻居王小二的猪,和儿子们打断前来讨要的王大的腿。 【典型事件二】⑵ 。 【人物点评】他是一个⑶ 的人。 10.下列《昆虫记》的读书笔记,昆虫特点与名称对应不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