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74034

(9月3日)铭记烽烟史,铸就强国梦——2025—2026学年上学期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高中主题班会 课件(共30张PPT)

日期:2025-10-03 科目:班会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8次 大小:741358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学期,30张,课件,班会,主题,高中
  • cover
(课件网) 铭记烽烟史 铸就强国梦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高中主题班会课件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80 年前,中华民族以血肉之躯筑起长城,终迎抗战胜利的曙光。那烽火中的呐喊、废墟上的坚守,是民族不屈的脊梁。 今天,我们站在和平年代,仍需回望那段山河破碎的岁月。铭记不是为延续仇恨,而是要从 3500 万同胞的牺牲中,读懂 “落后就要挨打” 的警示,传承 “宁死不屈” 的骨气。 此刻,让我们共同翻开历史长卷,追寻先辈足迹,续写青春担当。 目 录 壹 历史回顾:抗战烽火 贰 英雄事迹:民族脊梁 叁 今朝辉煌:见证成就 肆 面向未来:勇担使命 历史回顾:抗战烽火 第 一 章 历史回顾:抗战烽火 1931 年 “九一八事变” 揭开日本侵华序幕,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嫁祸中国,随即占领东北,次年建立伪满洲国,暴露其以东北为基地吞并全中国的野心。国民政府奉行 “不抵抗政策”,东北沦陷,局部抗战由此打响,东北抗日联军在林海雪原坚持游击。 历史回顾:抗战烽火 1937 年 “七七事变” 标志全面抗战爆发,日军以 “士兵失踪” 为借口进攻卢沟桥,进而占领北平、天津。其侵略行径愈发残暴,1937 年 12 月制造南京大屠杀,超过 30 万平民和战俘遭屠戮,伴随烧杀抢掠的 “三光政策”,在华北等地实施细菌战、化学战,妄图以武力摧毁中国抵抗意志。 历史回顾:抗战烽火 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淞沪、徐州等会战,迟滞日军攻势;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形成正面与敌后协同作战格局。1938 年武汉会战后,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军调整策略,对国民党诱降,集中兵力 “扫荡” 敌后根据地,推行 “囚笼政策”。 历史回顾:抗战烽火 1941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军队派远征军入缅作战。1945 年,敌后战场发起局部反攻,8 月美国投下原子弹、苏联出兵东北,中国军队全面反攻。8 月 15 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 月 2 日签署投降书,抗日战争终获胜利。 历史回顾:抗战烽火 1945年9月3日,国民政府下令举国庆祝胜利。1946年,国民政府又形成决议,以每年9月3日作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2014 年 2 月 27 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确定,将 9 月 3 日设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彰显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捍卫尊严的坚定立场。 历史回顾:抗战烽火 日本侵华源于其 “大陆政策”,妄图通过吞并中国、控制亚洲称霸世界,其侵略行径给中国造成 3500 万以上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超 6000 亿美元,是人类历史上极其野蛮的暴行。 英雄事迹:民族脊梁 第 二 章 英雄事迹:民族脊梁 杨靖宇(1905—1940),原名马尚德,河南确山人,东北抗日联军主要创建者。1927 年加入中共,1929 年赴东北领导抗日。任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在东北坚持游击战,沉重打击日军。1940 年 2 月,在吉林濛江孤身战斗至弹尽粮绝牺牲,年仅 35 岁。遗体被解剖时,腹中只有树皮、草根和棉花,彰显出不屈的民族气节。 英雄事迹:民族脊梁 赵一曼(1905—1936),原名李坤泰,四川宜宾人。1926 年加入中共,曾赴苏联学习。1935 年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在东北开展游击战争。同年 11 月被俘,遭受酷刑仍坚贞不屈,1936 年 8 月就义,年仅 31 岁。牺牲前写下遗书,字里行间满是对民族解放的信念和对儿子的深情。 英雄事迹:民族脊梁 张自忠(1891—1940),字荩忱,山东临清人,抗日名将、陆军上将。早年投冯玉祥部,后任第 33 集团军总司令。1933 年率部参加长城抗战,1938 年临沂战役重创日军,助台儿庄大捷。1940 年枣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