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74500

14 诗词三首《行路难》《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共35张ppt)

日期:2025-10-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2次 大小:22370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诗词,三首,行路难,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35张
  • cover
(课件网) 九年级上册—统编版—语文—第三单元 14 诗词三首 《行路难》、《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学习目标 1. 整体感知诗歌大意并熟读成诵。 2. 鉴赏诗歌,结合写作背景,理解作者在诗歌 中表达的人生态度。 3. 学习诗人以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 人生坎坷的精神。 行路难(其一) 作者:李白 “ 李白斗酒诗百篇 ,长安街上酒家眠 。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 ” — — 杜甫《 饮中八仙歌 》 “举杯消愁愁更愁 ”——— 《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 ——— 《 月下独酌》 (其一) “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 《 将进酒》 如此爱酒的李白也有面对美酒佳肴停杯投箸的时候,为什么会这样呢? 行路难(其一) “箸” 李白 “塞”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朗读诗歌:读准字音,通过语调、重音、节奏的把握, 读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指“筷子”; 指“堵塞”。 zhù sè zūn háng 解题: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难”是困难、艰难的意思,是这首诗的诗眼。 李白人生之路到底“难”在何处呢? 把握诗歌大意,赏析诗人情感: “金樽”是对酒杯的美称;“斗十千”形容酒美价贵; “羞”同“馐”,指美味的食物;“直”同“值”,指价值。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开头两句用了夸张的手法,写“金樽清酒”“玉盘珍羞” , 仿佛在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 释义 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 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价值万钱。 诗人推开酒杯,放下筷子,因为精神苦闷,所以眼前摆着这么多美酒佳肴,也难以下咽,他拔剑而起,环顾四周,心绪茫然。这与开头两句形成强烈反差,“停” “投”“拔”“顾”这些动词可以看出诗人内心苦闷抑郁的心情。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思考:第三、四句连用了几个动词,表现了诗人当时什么心情? 释义 我放下杯和筷子,不能下咽, 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却茫茫然。 写作背景: 李白青年时代就怀抱着“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 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赶出了长安。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 思考:诗人为何内心如此苦闷抑郁呢? 诗人想渡过黄河,想要登上太行山,然而现实却是“冰塞川”“雪满山” ,隐喻自己仕途的艰难,理想无法实现,表现出无限的惆怅与无奈之情。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这里用“姜太公垂钓”和“伊尹乘舟梦日”的典故,表达诗人不会就此消沉下去,仍希望自己能重新得到重用。 诗人多么希望像姜太公一样,八十岁遇周文王,一展宏才;像伊尹那样,梦见自己乘舟到“ 日 边 ”,有为于当世。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今安在”可理解为“如今身处何方” ,也可理解为“现在要走的路在哪里” 。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诗人由憧憬理想回到现实,通过四个短句,直抒胸臆,反复咏叹“行路难” ,再次写出现实之路的艰险,反映了诗人想继续追求进取又恐世路艰难的矛盾心理 ,情绪又趋低沉。 “会”指“终将”的意思;“济”指“渡”的意思。我定会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作者的心情在沉郁、苦闷和彷徨中再次振作,相信尽管前路困难重重,但终将会实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