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75223

九上语文第三单元质量验收卷(教师卷+ 学生卷)

日期:2025-09-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1次 大小:8657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语文,第三,单元,质量,验收,教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上第三单元质量验收卷(学生版) (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9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9分) 安徽佛教名山九华山烟云氤氲,巍峨兀立。唐代诗人李白曾三次游历九华山,见此山层luán叠嶂,九峰如莲花,写下了“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美妙诗句,以此表达对九华山秀丽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九华山山势雄伟,群峰竟秀,植被繁茂,瀑飞泉涌;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佛教气氛融为一体,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氤氲( ) 兀立( ) 层luán叠嶂(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2分) (3)文中“旅游胜地”中“胜”的意思是( ) (2分) A.比另一个优越 B.优美的 C. 能够承担或承受 D.打败 (4)选文画线句运用 和 的修辞手法,表现九华山的壮丽雄伟(2分)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上下一白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B.然则北通巫峡 满目萧然 C.前人之述备矣 四时之景不同 D.云归而岩穴暝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从网友发布“列车上疑有人贩子”的微博,到公安机关介入调查,直至案情水落石出,整个过程不过几个小时。 B.进入夏季,以丹霞地貌著称的火石寨景区,漫山遍野花草丛生,红山与绿草相映成趣,人们畅游其间,心旷神怡。 C.入夏以后,台湾晴雨不定,多变的天气使白河水库呈现出气象万千的风貌。 D.物理老师用演示实验的方式让我们懂得难懂的知识,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4.下列特殊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是金陵人。 A.微斯人,吾谁与归? B.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C.更有痴似相公者。 D.惟长堤一痕。 5.下列诗句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表达的情感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B.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C.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D.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6.关于论据的选取,下面哪一表述不恰当( )(2分) A.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可以拿来证明“失败是成功之母”。 B.在使用材料时,首先要确保材料准确,经得起推敲。 C.使用材料,还应保证材料与观点一致。 D.要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还要注意材料的丰富性。比如可以用历史事件、生活实事例等做事实论据。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是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本文通过描绘洞庭湖雄伟壮阔的景象,抒发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生活态度及旷达胸襟,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B.《醉翁亭记》选自《欧阳修全集》,本文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及与民同乐的情怀。 C.《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明末清初文学家。 D.艾青诗歌的艺术特性还有一个要素就是“忧郁”,我们叫它“艾青式的忧郁”。这种忧郁里,浸透了诗人对祖国、人民的极其深沉的爱,更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忠实和深刻的思索。 8.为了进一步了解“亭台楼阁”在历代的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初三年级语文组开展“走近古诗文里的亭台楼阁”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各题。(12分) (1)小文发现,九年级上册教科书中涉及很多亭台楼阁,准备以此为切入口,搜集相关资料,探寻“亭”的丰富内涵。(3分) [历代文学作品中的亭] 战国:“秦有小亭临境,吴起欲攻之。”———《韩非子·内储说》 东汉:“亭,民所安定也。”———《说文解字》 东汉:“亭,停也。亦人所停集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