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课标要求】认识世界市场的形成对商业贸易的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近代商业贸易的发展变化。 难点:股份制公司的特点、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发展变化的关系。 【时空定位】 【知识解读】 世界市场:通过世界范围的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把各国市场紧密联系起来的总体。其形成的历史,就是资本主义势力从欧洲扩张到全世界的历史,就是把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纳入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的历史。 商品输出:指资本家为获取高额利润,向国外销售商品的行为,(开放通商口岸、降低关税、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它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重要经济特征之一。 资本输出:指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或资本家为了获取高额利润或利息在国外进行投资和贷款的行为。(开银行、办工厂、修铁路、开矿、贷款)是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后对外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 【必备知识】 知识点一 世界市场的形成 阶段 概况 开始形成 (1)背景:15世纪以前,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孤立的发展状态 (2)推动因素: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 (3)过程:①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大规模殖民掠夺活动。 ②17-18世纪,荷、英、法等欧洲国家纷纷加入殖民地争夺行列,建立海外殖民地。 (3)影响: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初步形成 (1)原因: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资本主义国家机器化大生产,需要更广阔的市场与更多的原料产地。 ②蒸汽机车和轮船大大改善交通运输,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 ③资产阶级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加紧殖民扩张,逐步征服亚非拉更多地区。 最终形成 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资本输出:除输出商品和掠夺原料外,还加大资本输出,控制落后国家经济。 ②瓜分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2)表现: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知识补充: 一: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 ①根本推动力:资本主义开放性和扩张性。②主要途径:殖民扩张与掠夺。 ③助推剂:两次工业革命。④技术条件: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交通、通讯工具的发展。 二:世界市场形成的特点: ①整体性:世界各地逐渐连为一体。 ②开放性、扩张性:资产阶级极力向外扩张,国际分工发展,垄断企业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 ③不平等性:资本主义国家残酷掠夺殖民地供自己发展。 ④进步性:顺应近代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客观上促进人类的社会进步。 ⑤欧美主导:以欧美工业国家为中心。 三: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①(总体而言)不公正、不平等。在世界市场中,英国等资本主义列强占主导地位,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成为其经济附庸(宏观视角)。 ②(对资本主义国家)获得商品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资本输出场所,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力角度)。 ③(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双重作用:一方面给当地人民带来贫困、屈辱(道德角度);另一方面瓦解了这些地区落后的生产方式,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促进了这些地区的发展(客观作用)。 ④(对世界)进一步密切了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世界经济、贸易的增长,促进了不同类型文明间的交流与碰撞,极大地改变了世界面貌(全球视野)。 知识点二 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 背景:新航路的开辟及欧洲人的殖民扩张,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 (一)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 (1)欧洲贸易中心的转变: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下降,里斯本(葡萄牙)、塞维利亚(西班牙)、安特卫普(比利时)、阿姆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