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现代社会世界各地区不同规模和类型的人口迁徙,认识人口迁徙和移民社会中出现的文化认同问题。 【重点难点】1.重点:现代移民社会的形成及多元化特征 2.难点:各类移民社会有不同的多元文化和文化认同问题 【时空坐标】 【知识链接】 ▲人口流动≠人口迁移 人口流动是指临时或短期离开居住地而不变更户籍的外出活动,而人口迁移是指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居住地改变。 ▲移民文化:移民文化是移民社会产生的观念形态文化,即移民社会中人们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主要包括伦理道德、宗教、哲学、艺术、政治法律思想、教育思想等成分。 ▲国际劳动力流动:国际劳动力流动是具有人身自由的劳动者为了适应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发展,在国外寻找有利的劳动力市场,使其就业位置超出一国界限,在国际间进行转移。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劳动力流动分为两种形式:移民和劳务输出。移民是指到别的国家定居,而劳务输出指的是在别国临时工作。 ▲欧洲难民危机:欧洲难民危机,或者称欧洲移民危机,是指自从2010年底爆发“阿拉伯之春”后,数量激增的难民或经济移民,从中东、非洲和亚洲等地经地中海及巴尔干半岛进入欧盟国家寻求居留而产生的移民潮,其中多数来自叙利亚、利比亚等西亚、北非地区。这波难民潮具有难民人数多、来势汹汹和解决难度大的特点。 【学习聚焦】 1.经济全球化孕育了全球流动的劳动力市场,也改变着全球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学习聚焦) 2.战争、灾难、贫困等因素导致难民问题,国际社会努力为难民提供救助。(学习聚焦) 3.移民社会具有多元文化并存、互相交融的特质。(学习聚焦) 4.难民是现代社会移民中的一个独特群体。 5.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是美国社会的显著特征,而多元文化传统也使美国社会始终存在着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认同问题。 【基础知识】 知识点一:主动移民———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1.主动移民: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1)形成背景:①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②国际分工日益深化③生产的国际化加强④全球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 (2)时间:劳动力的大规模全球流动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3)表现 时间 原因 流动出发地 流动目的地 趋势 二战后 欧美经济发达 南欧、北非、东南亚、拉丁美洲等 西欧、北美和大洋洲等 ①由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向发达国家(或地区)流动 ②劳动力的流动方向反映出世界经济发展重心及其转移情况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中东产油工业发展迅速 亚洲新兴国家发展迅速 亚洲、(非洲) 中东产油国、(日本以及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 20世纪九十年代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东欧经济发展受挫 东欧 西欧、北美 (4)影响:积极:①为发达国家提供了劳动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②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经验,有利于缓解当地人地矛盾。 ③加强了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消极:①迁出国人才流失,影响经济发展; ②对迁入国带来了治安问题,增加财政负担,挤压本国公民就业空间。 2.主动移民:全球劳动力市场结构的改变 (1)背景: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②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 (2)表现 ①50—70年代:大多数移民在制造业和公共服务业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②80年代以后:出现新的“精英迁移”趋势,在跨国公司表现尤为明显。 原因:①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 ②贸易金融等行业的就业机会增加 ③企业对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趋势:①由劳动密集性向知识密集型转变。②经济移民呈现知识化,高端化的新趋势。 知识点二:被动移民———难民的困境和救助 1.困境 (1)概念:难民是现代社会移民中的一个独特群体,被迫离开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