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67384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11-2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1次 大小:976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建立,教学设计,教案,国家,3课,封建
  • cover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使用教材 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 授课对象 高一年级普通班学生 授课时长 45分钟 课程类型 新授课 课程性质 必修课 课程标准 1.通过秦朝统一的业绩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2.通过了解秦朝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灭亡的原因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3课,主要讲述了秦的统一、秦朝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属于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时期一秦汉史范畴,构建中国古代史知识体系的关键节点。从整个单元看,本课上承第2课《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下启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巩固》,在教材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秦统一中国、秦末农民起义相关历史史实,但知识缺乏系统和深度,在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上存在困难。对于本课所涉及的历史概念,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大一统国家""官僚政治",应进行重点剖析,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历史素养。 同时此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以游戏形式呈现的历史内容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加课堂趣味性,从娱乐化情境中提炼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核心素养五位一体) 1.通过研读文献史料与秦灭六国地图,分析秦统一的主客观条件及完成统一和疆域扩张过程,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必然性,培养时空定位与史料解读能力。 (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2.通过阅读课本、观看视频,研读史料,理解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以及各项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深远影响,探讨秦统一中国的意义。(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借助秦朝民谣、大兴土木数据图表及时空轴,知道秦暴政的表现,理解秦速亡的原因,认识到治国需平衡发展与民生的历史启示。(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4.在理解秦统一与速亡的历史进程基础上,增强对中华文明连续性与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必然性的认同,思考历史经验对当代国家治理的借鉴意义。(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秦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其意义 突破策略:通过游戏情境、史料,图片分析统一条件和过程,通过小组讨论《史记》等文献中对秦统一的评价,结合疆域地图分析统一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整合作用。 难点: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巩固 突破策略:以“秦王的烦恼”为情境切入点,通过“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等史料分析皇帝制度特点;借助三公九卿制图表及分封制与郡县制对比表格,组织学生讨论郡县制对中央集权的强化作用,结合金字塔图示直观阐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内涵,突破官僚政治建立的抽象概念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史料 历史视频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史料分析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 设计思路 以历史游戏《梦回大秦》为情境载体,将教学内容设计为一系列任务,引导学生以秦王嬴政的身份穿越回秦朝,完成“寻找秦朝统一天下的条件”“完成统一扩大疆域”“寻找秦统一的意义”“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方面巩固统一”“寻找秦朝走向灭亡的原因”“探寻秦朝灭亡的历程”等任务。通过任务驱动,让学生在游戏化的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究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核心素养。在每个任务中,融入史料分析、问题探究、小组讨论等环节,实现知识的建构和能力的提升。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课题(2分钟) 创设情境:展示历史游戏《梦回大秦》游戏启动画面,给学生放发秦王嬴政游戏人物卡,接着展示嬴政人物资料卡,再播放视频介绍嬴政所处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