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时 等式的性质 教学内容 教科书P64~65相关内容,完成教科书P66“练习十四”第4、5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 2.通过对天平保持平衡的探索和研究,渗透一个量的变化引起另一个量的变化的初步函数思想。 3.培养观察与对比、比较与分析、概括与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等式的性质。 教学难点 体会化归思想。 教学准备 课件、天平平衡实验视频。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习题。 学生自主判断并说明理由。 师:同学们在刚才的练习中复习了等式的概念,知道等式的两边完全相等。这节课我们继续用天平来研究等式的其他内容。(板书课题:等式的性质) 二、探索新知 1.探索等式的性质1。 (1)课件出示教科书P64示意图1第一个天平图。 师:通过观察示意图,你知道了什么? 【学情预设】1个茶壶的质量=2个茶杯的质量。 ( 【 教学提示 】 逐步引导学生把天平的平衡状态用含有字母的等式来表示,培养学生的方程意识。 )师:如果用a表示1个茶壶的质量,b表示1个茶杯的质量,那这个等式又该怎么写? 【学情预设】a=2b。 师:如果在天平的两边各放1个茶杯,大家觉得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 【学情预设】天平仍然平衡。 师:为什么呢 【学情预设】因为两边加的质量一样多。 课件出示教科书P64示意图1第二个天平图。 师小结:实验证明:1个茶壶的质量+1个茶杯的质量=3个茶杯的质量。 用字母表示:a+b=2b+b。 师:这个等式成立的原因是什么? 【学情预设】因为等式两边同时加了一个相同的数。 师:如果天平两边同时放1个茶壶或者2个茶杯,天平能平衡吗 课件演示,引导学生根据天平的状态,写出用字母表示的等式:a+a=2b+a,a+2b=2b+2b。 师:观察刚才我们得到的这些等式,大家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情预设】天平两边都放上同样重的物体,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2)课件出示教科书P64示意图2第一个天平图。 让学生观察天平状态。 师:用a表示一个花盆的质量,b表示一个花瓶的质量,这时的天平状态如何用等式表示? 【学情预设】a+b=4b。 师:如果两边托盘上都拿走一个花瓶,天平还平衡吗? 【学情预设】天平保持平衡。 师:那这时的等式又该怎样表示?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呈现教科书P64示意图2第二个天平图) 【学情预设】左右两边仍然一样重,天平还是平衡的。1个花盆与3个花瓶同样重。可以列出等式:a+b-b = 4b-b。 师:你有什么发现? 【学情预设】天平两边都拿走同样重的物体,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3)总结归纳。 师:通过这几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 【 教学提示 】 如果学生能力足够,可以试着让学生自己去设计验证的方法,然后交流汇报。 )【学情预设】预设1:平衡的天平两边同时加上相同的物品,天平仍然保持平衡;两边同时减去相同的物品,也还保持平衡。 预设2:平衡的天平的两边加上或者减去相同的质量,天平仍然平衡。 师:如果把天平的平衡状态看成一个等式,可以怎么表达呢? 师生交流,总结并板书等式的性质1:等式的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4)验证等式的性质1。 师:刚才发现了等式的基本性质,那我们来验证一下好吗?下面有三个等式,你们可以选择其中一个等式,在等式的两边加上或者减去一个相同的数,看看结果是否相等。 10=10 20+30=50 6×8=24+24 2.探索等式的性质2。 (1)引导学生做出进一步的数学猜想。 师:等式的性质1告诉我们,等式的两边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左右两边仍然相等。(重点强调:加减)是不是说只能加或者减呢?同学们,你们觉得还可以怎样变化也能使等式两边都相等呢? 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小组汇报。 【学情预设】预设1:等式两边乘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相等。 预设2:等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