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78040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课件+学案+课时作业含答案)

日期:2025-10-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3次 大小:9649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城市化,答案,作业,课时,学案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课时作业 (总分:50分) 基础巩固练 1.为研究世界近代史上的某一现象,一学者列举了以下要点:新兴的工业中心、从世界各地获得充足粮食供应、充分供应洁净的水、改善集中式排水系统和垃圾处理系统、预防和控制传染病。该学者研究的这一现象是(  ) [A]近代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B]工业革命与工厂体系的建立 [C]近代技术和医学的进步 [D]世界联系加强改变社会生活 【答案】 A 【解析】 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展、完善,同时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出现,故选A项。 2.下表所示为1860年美国不同区域经济类型与城市化率发展概况。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当时美国(  ) 区域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南部地区 经济 类型 制造业 粮食 工矿业 种植园 经济 城市 化率 35.7% 13.9% 16% 9.6% [A]城市化发展进程明显加快 [B]城乡发展差距较为明显 [C]经济形态影响城市化水平 [D]逆城市化现象日益突出 【答案】 C 【解析】 观察表格可知,不同区域的经济类型与城市化率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性。东部地区以制造业为主,城市化率最高;南部地区以种植园经济为主,城市化率最低。这体现了经济形态对城市化水平的影响,故选C项。表格中只给出了不同区域的城市化率,并没有提供城市化进程前后变化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并没有对比城乡之间的具体差距,如收入水平、基础设施等,排除B项。逆城市化通常指的是人口从城市中心向郊区或乡村迁移的现象,这通常发生在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排除D项。 3.1902年,天津城墙拆除。1906年,汉口绅商要求拆除为抵御捻军修筑的城墙堡垣,张之洞同意了这一请求,并在原址基础上修筑了一条后城马路。在绅商的强烈要求下,1914年冬,上海城墙全部拆除。这反映了(  ) [A]工业文明推动下城市空间的拓展 [B]清朝统治阶层适应外国侵略需要 [C]各地绅商的力量占据了统治地位 [D]中国近代的城市半殖民地的性质 【答案】 A 【解析】 城墙限制了城市的发展空间,约束了城市工商业的发展,不利于交通畅通,城墙的拆除反映了近代工业文明发展下城市自由发展的需求,体现了工业文明推动下城市空间的拓展,故选A项;汉口城墙和上海城墙是在绅商的要求下拆除的,而非适应列强侵略拆除的,排除B项;绅商力量壮大,但并不占据“统治地位”,排除C项;半殖民地指的是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材料未体现,排除D项。 4.下表是近现代中国城市化率基本情况(部分),据表可知中国城市化(  ) 年份 总人口 /万人 城市人口 /万人 城市化 率/% 1840年 41 281 2 668 6.5 1920年 44 377 4 700 10.6 1936年 46 136 5 263 11.4 1949年 54 167 5 765 10.6 1960年 66 207 13 075.88 19.75 1992年 117 171 32 374.35 27.63 2000年 126 743 45 906.31 36.22 [A]空间布局不均衡,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B]起步晚,发展迅速 [C]城市化率保持持续上升状态 [D]改革开放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答案】 D 【解析】 据表格可知,从1960年到2000年,中国城市化率有了显著提升。这一明显的增速与改革开放的展开与深入密切相关,故选D项。材料未涉及空间布局信息,排除A项。表格数据显示,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的城市化率虽然有所增长,但整体增速并不快,排除B项。在1920年到1949年期间,城市化率并没有保持持续上升,排除C项。 5.19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城市改革运动主张扩大城市行政部门,尤其是市长的权限,以遏制城市工商业主通过市议会干预市政;城市选举实行超党派原则,并与州一级选举分别进行,尽量减少城市政府的政治色彩,以避免城市工商业主倚仗党派势力操纵市政。美国的城市改革运动(  ) [A]杜绝了市政领域的腐败现象 [B]避免了政党政治对市政的操纵 [C]提高了美国公民的政治地位 [D]提升了政府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