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78172

品质 教案5

日期:2024-05-1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5次 大小:2517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品质,教案
  • cover
3.2 .3《品质》共1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3) 【学习目标】 1、了解高尔斯华绥及其创作。 2、分析鞋匠格斯拉的人物形象,认识这位处于社会下层的普通人物身上体现出的人格的光辉。 3、理解本文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目标重点】 1、分析格斯拉这一人物形象,理解他身上闪现的人格光辉。 2、理解本文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目标难点】 1、分析格斯拉的人物形象。 2、领会作者在人物描写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 1课时 【相关材料】 1.作者简介 约翰 高尔斯华绥(John Galsworty,1867—1933),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出身于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在牛津大学学过法律。三十岁时发表处女作《天涯海角》,但一直到1904年《法利赛人》出版,才引起社会注意。1906年长篇小说《有产者》问世,奠定了他成为英国第一流作家的地位。以后二十多年中写了大量作品,几乎每年出版一部小说和一个剧本。193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高尔斯华绥最重要的作品是两组三部曲:《福尔赛世家》(《有产者》《进退维谷》《出让》)和《现代喜剧》(《白猿》、《银匙》、《天鹅曲》)。这两组长篇小说通过对一个资产阶级家族兴亡史的描写,反映了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英国资产阶级走向堕落和腐朽的历史。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些英国资产阶级的典型人物,揭露了他们的丑恶灵魂。他的作品描述细致深入,语言简洁确切,笔调含蓄讥讽,表面看似冷漠,实则爱憎分明。与同时代的英国作家相比,他的艺术成就和批判现实的深度是比较突出的。但是他并不想触及资本主义制度。他认为把社会分成阶级是永远不变的生活规律,要改变社会制度是不可能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创作明显地反映出他越来越坚定地站到维护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去了。 2.语言知识 【音形辨识】 沁(qìn)人心脾 靴(xuē)子 一爿(pán) 鬈(quán)曲 赊(shē)账 趿(tā)拖鞋 蹙(cù)眉 时髦(máo) 褶(zhě)皱 脚趾(zhǐ) 诧(chà)异 断炊(chuī) 【词语积累】 簇新:极新、全新。 羞怯:羞涩胆怯。 鬈曲:弯曲的。 迟钝:(感官、思想、行动等)反应慢,不灵敏。 赊账:把买卖的货款在账上延期收付。 怜悯: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垄断:指把持和独占。 潜在:存在于事物内部不容易发现或发觉的。 时髦:形容人的装饰衣着或其他事物入时。 褶皱:皱纹。 抚爱:照料、爱护。 喃喃:象声词,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 迟缓:不迅速、缓慢。 慈悲:慈善怜悯(原来是佛教用语)。 【成语积累】 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不可思议:原来的意思是说道理涤妙,无法理解。现在多作无法想像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皆有灵魂未必总是在场的。现代生活的特点之一是灵魂的缺席,它表现在各个方面,例如使人不得安宁的节奏,远离自然,传统的失落,人与人之间亲密关系的丧失,等等。(周国平《灵魂的在场》) 灵魂即品质。看一个社会如何,最准确的衡量标准就是看这个社会能否提高人的品质;看一个群体的进步,品质的提高才是证明;从品质着眼,比较容易发现人的原形。 二、文章的内容与结构 高尔斯华绥写过不少短篇小说,题材多样,内容广泛,风格也各不相同,描写的人物形形色色。《品质》(1911年)是其中比较优秀的一篇。作者摆脱了向来充斥英国社会那种崇尚贵族绅士的阶级偏见,热情地歌颂了地位卑微的制鞋匠的高贵品质;对在工商业日益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英国社会里小手工业者的悲惨命运,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小说故事平淡,语言朴素,通篇无惊人之笔,然而就在平淡和朴素之中,蕴藏着强烈的感情,富有感染力。作者着重刻画格斯拉兄弟如何把所有的感情倾注在工作上,因而结局只简单几笔,就足以激动人心。格斯拉饿死前精工细作了最优质的靴子一节,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