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82910

第五单元《材料的演变》单元小结 教案-苏教版(2024)科学三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0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2次 大小:2845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单元,第五,材料的演变,小结,教案,苏教版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课时 5:单元小结(回顾与整理、迁移与应用、反思与评价) 一、教案基本信息 教材版本:2025 秋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课时主题:5 单元 材料的演变(单元小结) 课时时长:40 分钟 适用年级:三年级上册 对应教材内容:教材 “5 单元 材料的演变” 中 “单元小结” 相关内容 二、核心素养目标 科学观念:系统梳理本单元知识(材料分类:天然 / 人造;材料类型:纺织 / 建筑 / 纳米;材料演变:4 阶段),建立 “材料演变满足人类需求、材料性能决定用——— 的完整认知,明确各知识点关联(如天然纤维→纺织材料→衣服用途)。 科学思维:通过绘制 “材料演变知识图” 归纳单元内容,培养知识整合能力;结合 “材料选择” 案例(如选衣服面料、建筑外墙材料),运用 “材料性能 - 用——— 知识分析选择理由,形成 “需求 - 性能 - 材料” 的逻辑思维。 探究实践:能独立完成 “材料演变知识图”,根据教材评价标准反思自身在 “材料对比实验(棉花 vs 腈纶棉)、模拟制作(钢筋混凝土)” 中的表现,提升探究与总结能力。 态度责任:通过单元回顾,深化 “材料创新推动社会发展、合理选择材料关注环保” 的意识;通过反思评价,养成 “客观评估自身、持续改进探究方法” 的科学态度,为后续 “专项学习(像工程师那样)” 奠定基础。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材(2025 秋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pdf)、PPT(含单元知识框架图、材料演变梳理图模板、材料选择案例图、反思评价量表)、空白梳理图、学生此前实验记录单(如纺织材料对比实验、钢筋混凝土制作记录)。 学生准备:本单元实验笔记本、铅笔、彩色笔(用于绘制梳理图)。 五、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整理:搭建 “材料演变” 知识体系(15 分钟) 知识唤醒:“材料知识闯关”(5 分钟) 教师出示 “关键词卡片”(如 “天然材料”“化学纤维”“钢筋混凝土”“莲叶效应”),邀请学生抽取卡片,结合教材内容说出:①该材料的核心特点;②对应的实验或应用案例(如 “钢筋混凝土” 对应 “承重实验,用于高楼”)。 引导学生关联知识点:如 “纺织材料” 分为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建筑材料” 包含普通混凝土与新型混凝土,“纳米材料” 的特性源于纳米级结构。 小组合作:绘制 “材料演变知识梳理图”(8 分钟) 分发梳理图模板(中心为 “材料的演变”,分支为 “材料分类”“材料类型”“演变阶段”“应用场景”),小组结合教材内容合作填写: | 梳理维度 | 具体内容(教材依据) | | -- | -- | | 材料分类 | 天然材料(木材、棉花,;人造材料(塑料、钢筋, | 材料类型 | 纺织材料(棉、腈纶,;建筑材料(砖瓦、钢筋混凝土,;纳米材料(纳米防晒霜、石墨烯, | 演变阶段 | 直接取用(毛皮、兽骨,→烧造(青铜器、陶瓷,→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复合(钢筋混凝土、玻璃钢, | 应用场景 | 衣服(纺织材料)、房屋(建筑材料)、防晒霜(纳米材料) | 小组展示:选取 2-3 组梳理图,结合教材实景图(如纺织材料衣服、高楼建筑)点评,补充 “材料性能与用途的匹配”(如棉吸水→做毛巾,钢筋混凝土承重→做高楼)。 教师总结:梳理 “核心逻辑”(2 分钟) 出示教师版 “知识框架图”,强调核心逻辑:“人类需求推动材料演变(如需要保暖→发明腈纶),材料性能决定应用场景(如透水混凝土→小区步道)”,呼应教材 “材料演变满足人类生活需求” 的核心思想。 (二)迁移与应用:分析 “材料选择” 案例(15 分钟) 案例导入:教材情境(3 分钟) 结合教材 “迁移与应用” 内容:“面料市场有各种纺织材料,建材市场有各种建筑材料,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 展示 “运动服面料选择”“小区步道建材选择” 两个案例,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