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83005

5.2纺织材料 教案-苏教版(2024)科学三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01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0次 大小:2838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纺织,材料,教案,苏教版,2024,科学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课时 2:纺织材料 一、教案基本信息 教材版本:2025 秋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课时主题:纺织材料 课时时长:40 分钟 适用年级:三年级上册 对应教材内容:教材 “5 单元 材料的演变” 中 “纺织材料” 相关内容二、核心素养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纺织材料分为天然纤维(棉、毛、麻、丝,来自大自然)和化学纤维(腈纶、尼龙,来自石油等加工),明确两种纤维的特点(如棉花吸水、腈纶保暖)及用途,了解特殊功能纺织材料(阻燃布、防静电手套)。 科学思维:通过对比棉花与腈纶棉的特点(看、摸、浸、烧),归纳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的差异,结合 “纤维特点与用——— 的对应关系,培养 “对比分析 - 用途推理” 的思维。 探究实践:掌握 “比较棉花与腈纶棉” 的实验方法(看、摸、浸、烧、测保暖性),能规范记录实验现象,学会通过 “衣服成分标牌” 判断纺织材料类型。 态度责任:认识到纺织材料演变对人类服饰的影响(从树叶兽皮到功能面料),了解消防服等特殊纺织材料对人类的保护作用,树立 “关注纺织材料环保性(如天然纤维降解)” 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区分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通过实验比较棉花与腈纶棉的特点。 教学难点:根据 “烧纤维的气味”(如棉花烧像烧纸味、腈纶烧有刺激性气味)区分两种纤维;理解 “特殊功能纺织材料的结构与功能”(如消防服多层结构的作用)。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材(2025 秋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pdf)、PPT(含纺织材料实景图、实验步骤图、消防服结构图)、实验材料(棉花、腈纶棉、两个相同小瓶、热水、温度计、烧杯、镊子、火柴、不同面料衣服(带成分标牌))、实验记录单。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带来一件有成分标牌的衣服(如外套、内衣)。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衣服的‘材料密码’”(5 分钟) 生活提问:“我们穿的衣服有不同面料,有的是棉质的,有的是腈纶的 ——— 这些面料都属于纺织材料,它们来自哪里?有什么不一样?” 展示教材中 “棉质毛巾、羊毛围巾、亚麻床单、蚕丝丝巾” 图片,引出主题。 教材衔接:打开教材 “纺织材料” 页面,明确本节课任务:“认识纺织材料的分类,比较不同纺织材料的特点”。 (二)探究实践 1:纺织材料的分类(8 分钟) 定义讲解:结合教材:“棉、毛、麻、丝来自植物或动物,是天然纤维;腈纶、尼龙由石油等加工而成,是化学纤维”,用实物(棉布 - 天然纤维、腈纶毛线 - 化学纤维)辅助理解。 标牌解读:学生观察自带衣服的成分标牌(如 “棉 60%、腈纶 40%”),判断 “哪些是天然纤维,哪些是化学纤维”,教师补充 “纯羊毛标志”“高档丝绸标志”,帮助学生识别优质天然纤维。 (三)探究实践 2:比较棉花与腈纶棉(18 分钟) 多方法对比实验:按教材步骤分组操作: 看:棉花呈白色、有天然纤维纹理;腈纶棉颜色均匀、纤维较规整; 摸:棉花柔软、有蓬松感;腈纶棉光滑、弹性较好; 浸:将棉花和腈纶棉分别浸入水中,棉花吸水快、变重;腈纶棉吸水慢、浮在水面; 烧(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棉花燃烧像烧纸,有灰烬;腈纶棉燃烧有刺激性气味,结硬块。 保暖性测试:按教材步骤: 步骤 1:两个小瓶中倒入等量、同温度热水,分别用棉花、腈纶棉包裹; 步骤 2:每隔 2 分钟测一次水温,记录数据; 现象分析:学生发现 “两种材料包裹的水温下降都较慢,保暖性较好”,教师补充 “腈纶棉保暖性接近棉花,且更耐磨,常用于制作毛衣”。 (四)拓展延伸:特殊功能纺织材料(5 分钟) 阅读教材:带领学生阅读 “消防服靠什么避火”,展示消防服多层结构图: 外层:防火、隔热(耐高温纤维); 中层:防水透气(真空镀铝膜 + 阻燃布); 内层:保温、隔热(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