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83830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期初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0-2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6次 大小:488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吉林省,期初,答案,试题,历史,考试
  • cover
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高三9月期初考试 历史试卷 试卷共6页,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考查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至第四单元。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有学者将陶寺文化遗址墓葬按照其规格、分布、随葬品情况等分为六类。读表1: 表1陶寺文化遗址墓葬(752座)分类情况统计表 墓类 一类 二类 三类 四类 五类 六类 数量 6 28 133 31 156 398 百分比(%) 0.8 3.7 17.69 4.1 20.7 52.9 身份 ① ② ③ ④ 注:墓葬规格、随葬品数量从一类至六类呈递减趋势 据此可推知,这几类墓主的身份分别是 A.①王者②奴隶主③平民④奴隶 B.①天子②诸侯③公卿④平民 C.①王者②贵族③富民④平民 D.①氏族首领②部落首领③家族首领④平民 2.先秦诸子中除了农家、道家曾在某些方面、某种角度向君主专制提出疑问与挑战外,其他各家几乎都把君主制度作为治理国家“当然”的前提。在崇尚君主至尊、独操权柄及决事独断等方面,先秦诸子并没有原则上的区别。这说明 A.思想局限性缘于认识水平与时代需求 B.诸子思想受奴隶主贵族阶级性主导 C.各学派均以维护君主专制为根本目标 D.思想争鸣根源于自然经济的分散性 3.李开元在《秦崩》中分析:“秦制设“博士'七十人备顾问,看似延揽百家,实则“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该策略的核心在于 A.保留学术精英维护统治合法性 B.通过垄断解释权实现思想专制 C.平衡法家与儒家的政治影响力 D.建立以吏为师的知识传播体系 4.桑弘羊等人曾奏言,新疆轮台以东“地广,饶水草,有溉田五千顷以上,处温和,田美,可益通沟渠,种五谷······其旁国少锥刀,贵黄金、采(彩)缯,可以易谷食,宜给足不乏”。由此可知,当时西汉政府 A.经济改革取得成效 B.重视对外贸易的发展 C.物资调集能力增强 D.以商贸促进屯田戍边 5.东汉崔寔编纂的《四民月令》记载,“春分中,雷且发声。先后各五日,寝别外内”“四月立夏节后,蚕大食,可种生姜,取鲖子作酱”。据此可知,《四民月令》 A.根据自然节律来规范农事生产 B.反映了汉代天文历法发达 C.折射出传统经济结构有所突破 D.体现出当时农业环境改善 6.有学者列举了以下事实:“曹魏恢复太学,褒奖名儒”“刘备定蜀后即设儒林、典学校尉、劝学从事等官”“东吴孙权留心经史,劝导部下读书”。该学者试图说明,三国时期 A.民族间交流日益频繁 B.文化重心发生转移 C.儒学仍具强大生命力 D.教育事业发展迅速 7.东晋时期,北方士族刁协“性刚悍,与物多忤,每崇上抑下,故为王氏所疾”。北方士族刘隗劾奏王氏王含,“文致甚苦,事虽被寝,王氏深忌疾之”。元帝司马睿任用刁协为尚书令、刘隗为侍中,牵制、分化王氏的权力。这体现了,晋元帝时期 A.士族专权局面的结束 B.皇权势力仍较为软弱 C.中央集权的巩固强化 D.士族与庶族矛盾加剧 8.隋文帝时期,社仓由州县管理,如果遇到自然灾害,由州县负责开仓放粮。而隋炀帝时期,地方是否开仓赈灾,需中央政府批准。这一变化 A.促使救灾体系规范严谨 B.制约了救灾的及时响应功能 C.反映了商品经济新突破 D.彰显出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 9.图1所示为重庆万州出土的唐代岳州窑青釉骆驼俑,青釉双峰骆驼俑塑造的骆驼呈直立回首探望状,双眼圆睁、四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