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 1949 一、教学目标 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提高阅读新闻的能力 阅读课文,把握新闻的特点、结构 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课文内容、层次,并体会课文语言准确、简洁的特点 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01 02 03 04 二、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70 多年前的初夏,当南京总统府的青天白日旗在风雨中坠落时,百万解放军正以排山倒海之势踏破长江天险。这是毛泽东笔下“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壮阔史诗,也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关键一幕。 二、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今天,我们将穿越时光硝烟,透过新华社的笔尖,见证这场改变中国命运的渡江战役———百万大军如何在三天内突破千里防线?这篇被誉为“新闻范本”的报道,又藏着怎样的时代力量? 让我们展开课文,在文字中重溯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瞬间。 二、教学过程 (二)【背景介绍】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革命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 1、作家简介 二、教学过程 (二)【背景介绍】 毛泽东同志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毛泽东不仅在政治、军事方面高瞻远瞩,其在文学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其著作有《毛泽东选集》等。本文选自《毛泽东新闻作品集》。 1、作家简介 二、教学过程 (二)【背景介绍】 1949年4月22日2时,新华社全文刊发了毛主席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了战役第一天的情况。22日下午,国民党军队开始全线退却。22日夜,毛主席又撰写了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及时报道战况,给全军将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对于瓦解敌军,鼓舞我军士气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2、背景介绍 二、教学过程 (1)字音字形 督(dū)战 泄(xiè)气 荻(dí) 港 歼(jiān)灭 要塞(sài) 锐不可当(dāng) 1、字词积累 (三)【整体感知】 二、教学过程 (2)词语积累 泄气:泄劲。 督战:监督作战。 要塞:构筑永久性工事进行长期坚守的国防战略要地。 业已:已经。 锐不可当:形容来势凶猛,不可抵挡。 1、字词积累 (三)【整体感知】 二、教学过程 2、文意归纳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电头: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 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主体: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三个方面的渡江情况。 (1)快速默读课文,结合上则消息的学习,找出本则消息的标题、电头和导语、主体部分。 (三)【整体感知】 二、教学过程 2、文意归纳 何时:1949年4月20日夜至4月22日22时 何地: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的长江战线 何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何事:我百万大军突破长江防线,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为何: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如何: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三路大军横渡长江情况 (2)浏览课文,找出这则消息的“六要素”。 (三)【整体感知】 二、教学过程 2、文意归纳 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①渡江作战的兵力: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②渡江区域(战线):从一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