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91305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第3章 第2节 第1课时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基础课) 课件--2026版高中化学鲁科版选必修1

日期:2025-09-24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3次 大小:46174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平衡,必修,科版,化学,高中,--2026版
  • cover
(课件网) 复习任务群一 现代文阅读Ⅰ 把握共性之“新” 打通应考之“脉”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第2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盐类的水解 第1课时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基础课) 学习 任务 1.知道电离平衡常数,认识电离平衡常数与弱酸、弱碱的酸碱性强弱之间的关系。能将化学平衡常数的有关内容迁移应用。 2.能通过化学平衡理论认识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认识温度、浓度影响电离平衡的规律。 旧知 回顾 1.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 分类 电离特征 酸 溶于水发生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的化合物 碱 溶于水发生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盐 溶于水发生电离时,能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旧知 回顾 2.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强酸、强碱、大部分盐等都是强电解质。书写电离方程式时用符号“===”。 3.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弱酸、弱碱、H2O等都是弱电解质。书写电离方程式时用符号“ ”。 必备知识 自主预习 一、电离平衡常数 电离度 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定义: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下,当弱电解质分子电离出离子的速率与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____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叫作电离平衡。 (2)特点: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遵循化学平衡的一般规律。 相等 2.电离平衡常数 (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电离平衡时,弱电解质电离生成的各种离子的_____与溶液中_____之比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称为电离平衡常数,简称电离常数。 浓度(次方)的乘积 未电离的分子的浓度 (2)表达式 一元弱酸:CH3COOH CH3COO-+H+ Ka=。 一元弱碱:+OH- Kb=。 (3)意义:根据相同温度下电离常数的大小可以判断弱电解质电离能力的_____,K越大,表示该弱电解质越__电离,对应的酸性(或碱性)越强。 (4)影响因素:电离平衡常数只与____有关,与____无关,且升高温度K值____。 微点拨:(1)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各级电离常数逐级减小且一般相差很大,Ka1 Ka2,故溶液中的c平(H+)主要由第一步电离程度决定。 (2)多元弱碱的电离比较复杂,一般看作是一步电离。 相对强弱 易 温度 浓度 增大 3.电离度 (1)定义: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达到平衡状态时,已电离的溶质的分子数占原有溶质分子总数(包括已电离的和未电离的)的百分率称为电离度。 (2)表达式:α=×100%。 (3)影响因素:弱电解质的电离度与溶液的浓度有关,一般而言,浓度越大,电离度越__;浓度越小,电离度越__。 小 大 判一判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当CH3COOH在水溶液中达到电离平衡时:c平(CH3COOH)= c平(H+)=c平(CH3COO-)。 (  ) (2)H2S的电离常数表达式Ka=。 (  ) (3)相同温度下,Ka(HF)>Ka(CH3COOH),说明酸性:HF>CH3COOH。 (  ) × × √ 二、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1.内因:弱电解质_____。 2.外因 因素 影响结果 温度 升高温度,电离平衡____移动 浓度 加水稀释,电离平衡____移动 本身的性质 正向 正向 微点拨:弱电解质电离遵循“越稀越电离,越热越电离”的规律。 因素 影响结果 外加 物质 加入与弱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相同的离子,电离平衡____移动(同离子效应) 加入与弱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发生反应的离子,电离平衡____移动 逆向 正向 判一判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相同温度下,0.3 mol·L-1的醋酸溶液与0.1 mol·L-1的醋酸溶液的电离度相等。 (  ) (2)在醋酸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可以使其电离平衡正向移动。 (  ) × √ 关键能力 情境探究 查阅资料发现,在25 ℃ 时,醋酸、碳酸和硼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分别是1.75×10-5 mol/L、4.4×10-7 mol/L(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