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91370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第2章 章末复习建构课 讲义--2026版高中化学鲁科版选必修1

日期:2025-11-06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0次 大小:42158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必修,科版,化学,高中,--2026版,讲义
    1.化学反应的方向 2.化学反应的限度 3.化学反应的速率 考向一 化学反应速率 1.(2024·北京卷,T10)可采用Deacon催化氧化法将工业副产物HCl制成Cl2,实现氯资源的再利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4HCl(g)+O2(g)2Cl2(g)+2H2O(g) ΔH=-114.4 kJ·mol-1。如图所示为该法的一种催化机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Y为反应物HCl,W为生成物H2O B.反应制得1 mol Cl2,须投入2 mol CuO C.升高反应温度,HCl被O2氧化制Cl2的反应平衡常数减小 D.图中转化涉及的反应中有两个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2.(2023·广东卷,T15)催化剂Ⅰ和Ⅱ均能催化反应R(g) P(g)。反应历程(下图)中,M为中间产物。其他条件相同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用Ⅰ和Ⅱ,反应历程都分4步进行 B.反应达平衡时,升高温度,R的浓度增大 C.使用Ⅱ时,反应体系更快达到平衡  D.使用Ⅰ时,反应过程中M所能达到的最高浓度更大 3.(2023·辽宁卷,T12)一定条件下,酸性KMnO4溶液与H2C2O4发生反应,Mn(Ⅱ)起催化作用,过程中不同价态含Mn粒子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n(Ⅲ)不能氧化H2C2O4 B.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减小,反应速率逐渐减小 C.该条件下,Mn(Ⅱ)和Mn(Ⅶ)不能大量共存 D.总反应为+16H+===2Mn2++10CO2↑+8H2O 4.(2022·北京卷,T14)CO2捕获和转化可减少CO2排放并实现资源利用,原理如图1所示。反应①完成之后,以N2为载气,以恒定组成的N2、CH4混合气,以恒定流速通入反应器,单位时间流出气体各组分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反应过程中始终未检测到CO2,在催化剂上有积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为CaO+CO2===CaCO3;反应②为CaCO3+CH4CaO+2CO+2H2 B.t1~t3,n(H2)比n(CO)多,且生成H2速率不变,可能有副反应CH4C+2H2 C.t2时刻,副反应生成H2的速率大于反应②生成H2速率 D.t3之后,生成CO的速率为0,是因为反应②不再发生 5.(2023·山东卷,T20节选)一定条件下,水气变换反应CO+H2O CO2+H2的中间产物是HCOOH。为探究该反应过程,研究HCOOH水溶液在密封石英管中的分解反应: Ⅰ.HCOOH CO+H2O(快) Ⅱ.HCOOH CO2+H2(慢) 研究发现,在反应Ⅰ、Ⅱ中,H+仅对反应Ⅰ有催化加速作用;反应Ⅰ速率远大于反应Ⅱ,近似认为反应Ⅰ建立平衡后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忽略水的电离,其浓度视为常数。 反应Ⅰ正反应速率方程为v=kc(H+)·c(HCOOH),k为反应速率常数。T1温度下,HCOOH电离平衡常数为Ka,当HCOOH平衡浓度为x mol·L-1时,H+浓度为_____ mol·L-1,此时反应Ⅰ正反应速率v=_____ mol·L-1·h-1(用含Ka、x和k的代数式表示)。 考向二 化学平衡 6.(2023·北京卷,T4)下列事实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A.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固体,促进H2O2分解 B.密闭烧瓶内的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受热后颜色加深 C.铁钉放入浓硝酸中,待不再变化后,加热能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 D.锌片与稀硫酸反应过程中,加入少量CuSO4固体,促进H2的产生 7.(2023·浙江6月卷,T14)一定条件下,1-苯基丙炔(Ph—C≡C—CH3)可与HCl发生催化加成,反应如下: 反应过程中该炔烃及反应产物的占比随时间的变化如图(已知:反应Ⅰ、Ⅲ为放热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焓变:反应Ⅰ>反应Ⅱ B.反应活化能:反应Ⅰ<反应Ⅱ C.增加HCl浓度可增加平衡时产物Ⅱ和产物Ⅰ的比例 D.选择相对较短的反应时间,及时分离可获得高产率的产物Ⅰ 8.(2024·黑吉辽卷,T10)异山梨醇是一种由生物质制备的高附加值化学品,150 ℃时其制备过程及相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15 h后异山梨醇浓度不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3 h时,反应②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B.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