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95321

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习题课件(4份打包)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08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4次 大小:79891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四章,七年级,人教,地理,学年,2025-2026
    (课件网)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知识点1 气温的变化 1.气温:是指_____,单位是___,读作_____。 2.气温的观测:将_____放在距离地面_____处的_____内, 观测得到。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测量,一般在北京时间2时、8时、 14时、20时。 3.描述一个地区的气温,通常要用到一天中的_____和___ _____,还要使用_____、_____和_____。 空气的温度 ℃ 摄氏度 温度计 1.5米 百叶箱 最高气温 最 低气温 日平均气温 月平均气温 年平均气温 4.气温的日变化 (1)一个地区,气温的日变化是有规律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_____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_前后,所以我们会有“午 热晨凉”的感觉。 (2)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叫做_____。 午后2时 日出 气温日较差 5.气温的年变化 (1)陆地和海洋的最高温、最低温的出现月份 海陆 气温 北半球 南半球 陆地 最高温 ____ 1月 最低温 ____ ____ 海洋 最高温 8月 ____ 最低温 ____ ____ 7月 1月 7月 2月 2月 8月 (2)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_____ _____。 气温 年较差 【拓展延伸】 为什么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 答:当地面吸收了太阳辐射的热量之后,再通过辐射、对流等形式向空气中传导,由于地面向大气传输热量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一天中近地面气温最高的时刻比太阳辐射最强的正午晚,是午后2时左右。 为什么海洋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出现时间均比陆地晚? 答:由于海洋和陆地的热力性质不同(陆地受热快,放热也快,温度升降变化大,所需时间短;海洋受热慢,放热也慢,温度升降变化小,所需时间长),因此海洋上每年的最高月平均气温和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的时间比大陆上晚一个月左右。 知识点2 气温的分布 1.等温线 (1)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_____。在等温线图中, 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_____。 水平分布 相等 (2)等温线图的判读 2.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1)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___,高纬度气温___。气温大致由 _____向_____递减。 (2)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___,海洋气温___;冬季陆地 气温___,海洋气温___。 (3)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_____。大致每升高____ 米,气温约下降____℃。 高 低 低纬 高纬 高 低 低 高 降低 100 0.6 【拓展延伸】 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的原因 答: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受热较均匀,等温线较平直,等温线大致平行于纬线分布;北半球陆地面积较南半球大,各地受热差异大,导致等温线较弯曲。 考点1 气温的变化 典例1 [2024·临沂中考节选]下图为某地连续四天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气温日较差最大的一天是( ) A.5月27日 B.5月28日 C.5月29日 D.5月30日 思路导析 本题考查气温的日较差。气温日较差是指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变式 [2025·南京期末]某学校学习小组用相同的烧杯,分别取相同体积的干沙子和清水,进行水和沙温度变化实验。实验步骤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据此,完成1~2题。 实验步骤 干沙子 清水 将实验装置在室内阴凉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测量沙和水的温度 20 ℃ 19 ℃ 将实验装置放置在阳光下,2小时后测量沙和水的温度 34 ℃ 25 ℃ 将实验装置放回教室阴凉处,半小时后再次测量沙和水的温度 25 ℃ 22 ℃ 1.依据上述实验数据可以得出( ) A.清水的温度没有变化 B.沙子的温度持续下降 C.清水的温度上升更多 D.沙子的温度变化幅度更大 解析:实验显示,沙子的温度在太阳光下上升和在阴凉处下降的速度都比清水快,可以得出沙子的温度变化幅度更大。 2.本实验可以用来解释( ) A.赤道地区气温较高 B.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 C.7月,北半球同纬度陆地气温比海洋高 D.海拔高的地方气温低 解析:该实验较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