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797792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课件(共31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172074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张
古诗词
,
必修
,
语文
,
高中
,
统编
,
学年
(
课件网
)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错 误》郑愁予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西州曲》 莲,佳人之花 莲,爱情之花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爱莲说》周敦颐 莲,君子之花 《古诗十九首》 汉代无名作家的作品 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 被誉为“五言之冠冕” 用平浅质朴的文字表现深厚的感情 梁萧统将之合收在《文选》中 《古诗十九首》 知人论世 萧统,南朝兰陵人,文学家,武帝(萧衍)长子。武帝天兼元年立为太子,年三十,未即位而卒,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 《文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各类文学作品的选集,收集秦汉以来的文学作品,共三十卷,也称《昭明文选》。 萧统 背景 东汉末年,宦官外戚勾结擅权,官僚集团垄断仕路,上层士流结党吹捧,文人士子备受压抑。在这样的形势和风气下,中下层文人士子或为避祸,或为寻求出路,只得奔走交游。他们“离乡背井,辞别父母,亲戚隔绝、闺门分离”,因而也就有了思妇的闺怨和游子的羁旅乡愁。 汉魏晋诗的发展源流及文学地位 诗经 四言叙事 五言叙事 楚辞 杂言抒情 四六文抒情 文人有意识向民歌学习,创作五言抒情诗,五言诗走向成熟,同时出现七言诗。 汉末 魏 晋 汉乐府 汉赋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萧统《文选》,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非一人所做。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 由于作者文化素质较高,有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 ,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为“五言之冠冕”。 吟哦讽诵 吟哦讽诵 遗:wèi 涉:从水里走过去 泽:低湿之地 芳草:兰草 之:芳草 遗:赠送 浩浩:水流貌 同心:多用于男女间爱情关系,这里说夫妻感情融洽 以:连词,表结果 所思:所+动词/形容词=名词性结构 还顾:回头看 旧乡:故乡 还:huán 【作者】:佚名 【朝代】:汉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 1.谁在涉江采芙蓉,采下芙蓉赠予谁?(多角度解读) 这是一首_____的诗? 忧伤 姑娘赠予远在千里出门游学、游宦的恋人。 诗歌鉴赏品味 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正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1、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 其目的是什么? (提示:方式是试图采摘芙蓉,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 1.采芙蓉的过程是怎样的? (1)涉江采芙蓉 爱得深厚 (2)兰泽多芳草 爱得幽深 (3)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爱得执着 明确: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3、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 表达作用? 2、 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 艺术作用? 明确: 诗歌讲究“起、承、转、合”,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垫。 2.在这长满芳草的水泽,主人公为什么只采摘芙蓉呢? 1.这女子涉江采芙蓉的画面中有哪些意象呢? 芙蓉 芳草 山有扶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氓》课件(共4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必修下册(2025-09-23)
《扬州慢(淮左名都)》课件(共3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必修下册(2025-09-23)
2《孔雀东南飞并序》课件(共3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2025-09-23)
《望海潮(东南形胜)》课件(共2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必修下册(2025-09-23)
《蜀道难》课件(共3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必修下册(2025-09-23)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