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00118

专项学习《像工程师那样》第一课时 表格式教案 2025-2026学年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22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7次 大小:306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专项,学习,像工程师那样,第一,课时,格式
  • cover
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 《专项学习》单元 像工程师那样 教学设计及反思 单元 《像工程师那样》 课题 工程师的“方案诞生记”———鸡蛋迫降器设计 课时 2 核心 概念 13.工程设计与物化 学习内容及要求 13.1 工程需要定义和界定 13.2 工程的关键是设计 13.3 工程是设计方案物化的结果 3~4年级 ①描述简单的设计问题,包括材料、时间或成本等 限制条件。 ②借助表格、草图、实物模型、戏剧或故事等方式 说明自己的设计思路。 ③根据需求和限制条件,比较多种可能的解决方 案,并初步判断其合理性。 ④制作简单的实物模型并展示,尝试通过观察发现 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④利用常用工具,对常见材料进行简单加工处理。 ⑤知道制作过程应遵循一定的顺序,制作简单的实 物模型;尝试发现实物模型的不足,改进并展示。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依据原第1课时工程流程,知道鸡蛋迫降器设计需经历“明确问题—头脑风暴—筛选方案”; 结合《科学3上2025秋季》材料知识,理解方案设计需匹配材料性能(如缓冲用海绵、稳定用硬纸板)。 科学思维 能模仿火星着陆器案例(教材专项学习),分析鸡蛋迫降方案的优缺点(如“棉花包裹”优点是柔软,缺点是易松散); 尝试借鉴他人想法完善方案(如“在海绵外加硬纸板底座”,补充“防侧翻”功能)。 探究实践 参与鸡蛋迫降头脑风暴,能按原第1课时规则(大胆想、不否定)表达完整方案(含材料、结构、作用); 用“方案评价表”(参考原第1课时“排污管方案评价表”)从“安全性、易操作性、稳定性”筛选最优方案。 态度责任 通过火星着陆器工程师的案例(教材),感受“多方案尝试”的严谨性; 延续原第1课时“尊重他人想法”的习惯,在小组讨论中主动补充建议。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理解“明确问题—头脑风暴—筛选方案”的工程流程,能结合材料性能提完整方案(依据原第1课时重点与教材任务要求);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用多维度(安全性、易操作性、稳定性)筛选方案(突破原第1课时“借鉴他人想法”的难点,升级为“多角度评估”)。 重点延续原课时逻辑,难点结合教材任务复杂度升级,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确保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提升能力。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资源:《科学3上2025秋季》火星着陆器案例动画(截取A/B/C方案对比片段)、原第1课时“头脑风暴规则”PPT; 工具材料:“材料性能卡”(标注“海绵—缓冲性好”“硬纸板—支撑稳定”等,源自教材“材料的演变”单元)、“方案评价表”(参考原第1课时“排污管方案评价表”,增设“易操作性”维度); 实物材料:海绵、气泡膜、硬纸板等样品(供学生触摸感知,匹配性能卡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 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 课前谈话,提出要求: 主要内容: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学习像工程师那样 一、情境导入:火星着陆器的“方案难题”(5分钟) 1.播放教材火星着陆器动画:展示“着陆器需减速防破碎”的问题,及A/B/C三种方案; 2.提问引导:“工程师为什么设计3种方案?如果选1种,要考虑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总结“工程问题需多方案,筛选看是否符合要求”); 3.引出任务:“今天我们当工程师,解决鸡蛋从3米高下落不破碎的问题(教材专项学习任务),该从哪里开始?” 意图分析:用教材火星案例替代原课时小镇案例,既保留“问题导入”逻辑,又增强科技感;通过提问链接原课时“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