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04834

古诗词诵读《静女》课件(共22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4次 大小:55878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古诗词,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静女 《诗经·邶风》 【学习目标】 1.复习掌握《诗经》相关的文学常识。 2.诵读诗歌,了解其节拍、韵脚,感受诗歌的韵味。 3.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理解古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学习重点】 以“读”悟诗,分析其艺术手法、意象和人物形象。 【学习难点】 理解古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这些有关爱情的名句都出自于哪里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壹 文 学 常 识 了解《诗经》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2.收入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时期大约500年的诗歌305首。 3.汉以前被称为《诗》或《诗三百》。 形式:四言为主 章法:重章叠句 反复咏唱 贰 以“读”悟诗 1.初读诗声 梳理文本 读诗要读出句内停顿,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注意韵脚读时要稍拉长一点。 静女《诗经·邶风》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疏通文意 静女《诗经·邶风》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美丽) (等待) (城角) (通“现”, 出现) (形容词词头) (通“薆”, 隐藏 ) (犹豫徘徊) (美好) (鲜亮的光彩)(通“悦”,喜爱) (赠送) (初生时呈红色的管状的草) (喜悦)(通“汝”, 你) (通“馈”, 赠送) (诚然,实在) (通“非”, 不是) 梳理文本 《静女》以第一人称“我” (男子) 的口吻,写了与恋人约会的情景。 内容概述 标题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姑娘约“我”在城上的角楼见面,而她却一直不出现,急得“我”以手指挠头,徘徊不进。 姑娘出现赠送“我”彤管,给自己的彤管那么好看,令自己陶醉 “我”反复端详女子送给我的荑,越看越美,因为“我”觉得这代表了女子的情意。 青年之急 美人贻管 美人归荑 2.品读意象 体会诗情 思考:1.本诗中的意象是什么 2.“彤管” “荑”这类意象在诗中有什么意味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高洁 清幽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深挚缠绵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纯真 热烈 “彤管” “荑” “赋” “比” “兴”的表现手法在本诗是怎样运用的 “赋”:铺叙了一对青年男女恋爱双方一次“城隅”约会的片段情景。 “比”:“彤管” “荑”比喻爱情的纯真与热烈。 “兴”:诗中男主人公喜欢女主人公却没有直说,这里男主人公先说喜欢“有炜”的“彤管”、“洵美且异”的“荑”,就是为了后来表达喜欢“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这 两句运用了哪一种写作手法 有什么好处 手法:重章叠句(即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反复 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 关雎 ·关关雎鸠(jū jiū) , 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hǎo qiú)。 ·参差荇(xìng)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wù mèi)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mào)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tāo)兮达 (tà)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作用: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不但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也起到了强化感情、突出主题的作用。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这一章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有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