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07731

11.1《谏逐客书》课件(共83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09-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7次 大小:266455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1.1,2024-2025,必修,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李斯 谏———劝谏、劝告; 逐———驱逐; 客———客卿,为秦国服务的其他诸侯国人; 书———同“疏”,奏疏;是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 题意:就逐客一事劝谏秦王的奏疏 文学常识 在古代,臣子向君主进呈的文章有各种专门名称,如:奏、疏、议、章、表等。 章:是用来谢恩; 奏:是用来弹劾,即揭发控告别人; 表:是用来陈情请求; 议:是用来提出异议; 疏:是臣下向皇帝陈述政见或有所劝谏的文章。 文学常识 客卿 Add the title here 客卿,古代官名,是春秋战国时授予非本国人而在本国当高级官员的人。 秦有客卿之官(爵为左庶长)。请其他诸侯国的人来秦国做官,其位为卿,而以客礼待之,故称。后亦泛指在本国做官的外国人。   商朝比干劝谏商纣王,被杀害;   西汉晁错劝谏汉景帝削藩,被腰斩;   战国邹忌向齐宣王上谏,成功。   可见,劝谏是一门艺术。有的人劝谏就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有的人劝谏能把人说服,获得成功。 今天,我们就来走近一位非常成功的谏臣———李斯。   李斯,字通古,战国末楚国上蔡人(今河南上蔡)。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为秦相吕不韦舍人,后被任命为郎中。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又为秦并六国谋划,对秦统一事业起了很大作用。秦统一以后,被任命为丞相,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统一王朝的丞相。 李斯之路:从青铜到王者的逆袭之路   从王者到青铜的坠落之路   秦始皇死后,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废公子扶苏,立胡亥为二世皇帝,后被赵高所忌,腰斩于咸阳市,夷三族。 李斯一生可以用他自己的三句话来概括: “人之贤与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 。” “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东门逐狡兔,岂可复得!” 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他的“老鼠哲学”观。 1.具有反传统观念的意味。 传统:“安贫守贱,君子固穷” 2.在道德层面上出现缺失。 司马迁认为,李斯的“老鼠哲学”决定了他一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极度的利己主义、自私主义。 写作背景   秦王逐客是导火线是“郑国渠”事件。据《史记·李斯列传》记载,韩国派了一个叫郑国的水利专家到秦国来修长达三百余里的灌溉渠,企图来消耗秦国国力,令其不能攻韩。被秦发觉,要杀掉他。郑国说:“臣为朝廷数年之命,然渠成亦秦万世之利也。”最终让他完成这件工程,然而那些因为客卿入秦而影响自己权势的秦国贵族,就利用这件事情对秦王进行挑拨,说外来客卿入秦都是别有用心,应该把他们都赶跑。到秦王政十年,秦王接受了他们的意见,下令驱逐所有客卿,李斯也在被逐之列,他就写了这篇《谏逐客书》,劝谏秦王不要驱逐客卿。最终秦王听取了李斯的建议,废除了逐客的命令。 一、范读文章,标注字音 缪公 蹇叔 丕豹 鄢 郢 功施到今 范雎 穰侯 灵鼍 玩好 駃騠 宛珠 珥 阿缟 瓮 缶 搏髀 《昭》 窈窕 黔首 藉寇兵 赍盗粮 mù jiǎn rǎng tuó jué tí yān yì ěr ē gǎo yǎo tiǎo wèng yǐng fǒu bì jī qián pī jū hào yuān zhāo jiè 正音 听录音 标注拼音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闻:听说 窃:私下,自谦副词 过:错误的 爽:①过失,差错 缪公:即秦穆公 表过去:既、既而,先、先是、先时,初,时、当是时,曩、尝,昔、向。 西、东:n-状语,向西、向东 取、得、迎:“得到”之意 戎:对西部少数民族统称①武器 ②士兵 ③军事,战争 ④西部民族 【少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