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更好处理国际关系的措施 (1)维护国家主权,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必须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 (2)坚定维护国家利益,尊重他国合理关切,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坚持合作共赢,积极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3)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持续发展,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4)积极发展与国际组织的关系,推动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2.加强国际政治经济交流的原因 (1)更好实现和维护我国国家利益,提升综合国力,推动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从而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各国合作,需要我们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3)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多种动因共同驱动的结果,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 (4)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也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 3.加强国际政治经济交流的要求 (1)中国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2)我国应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国家实力。 (3)面对影响和平与发展的诸多挑战,中国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 (4)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5)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6)加强与国际组织的联系,推动国际组织更好发挥积极作用。 4.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要求 (1)坚持合作共赢相处之道,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和发展战略,把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在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 (2)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由各国共同制定国际规则,共同参与全球事务,共同享受发展成果,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5.我国开展公共外交的做法 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擘画中非关系共同发展新蓝图 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峰会于9月4日至6日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国和论坛50多个非方成员领导人、非洲地区组织和国际组织代表再次聚首北京,共叙友谊、共话未来,①擘画中非关系共同发展新蓝图,谱写“全球南方”团结合作新篇章。 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0多年来,②中非高层互动日益密切,政治互信持续深化,中非关系完成了“新型伙伴关系”“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三级跨越。党的十八大以来,③习近平主席亲自关心推动中非合作,首次出访即踏足非洲,提出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为中非关系发展按下“加速键”,引领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驶入“快车道”。④中非各领域交往空前活跃,旅游、文化、青年、媒体交流互鉴百花齐放,双方友好民意基础更加巩固。 信息① 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信息②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谋和平、促发展是时代主流 信息③ 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信息④ 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是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基础上的 1.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于9月4日至6日在北京举行。中非领导人围绕“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