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12784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20 第五单元 进阶二 阅读活动实施及目标达成 课件-高中语文(必修 上册)

日期:2025-10-0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8次 大小:32840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实施,上册,必修,语文,高中,课件
  • cover
复习任务群一 现代文阅读Ⅰ 把握共性之“新” 打通应考之“脉” 进阶二 阅读活动实施及目标达成 第五单元  乡土的中国·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整体阅读] 阅读范围 任务指向 《重刊序言》《后记》及目录 1.了解《乡土中国》的主要内容及核心概念。 2.明确费孝通社会学研究的几个阶段。 3.理清《乡土中国》十四章节之间的关系。 ?阅读任务 一、粗读《〈乡土中国〉重刊序言》 1.《乡土中国》尝试回答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_____ _____ _____ [提示] 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 2.“乡土中国”是该书的核心概念,作者是怎样解释这一概念的?它有何意义? _____ _____ [提示] ①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并不排斥其他体系同样影响着中国的社会,那些影响同样可以在中国的基层社会里发生作用。②搞清楚这个概念,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具体的中国社会。 二、粗读《〈乡土中国〉后记》 3.费孝通先生的社会学研究分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_____ _____ [提示] 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实地的社区研究,主要是个案研究。第二阶段:社会结构的分析,偏于通论性质,在理论上总结并开展实地研究,使用比较研究的方法。 4.《乡土中国》是作者哪个阶段的研究?关于这本书,作者作出了哪两点重要说明? _____ _____ [提示] 阶段:第二阶段。说明:①从社会结构角度展开比较研究;②以中国的事实来说明乡土社会的特性。 三、粗读《乡土中国》目录 5.在对《重刊序言》《后记》阅读的基础上,浏览目录,完成下面的结构思维导图。 ①_____  ②_____ ③_____  ④_____ 再论文字下乡 礼治秩序 无为政治 名实的分离 [单篇研读] 第一章 《乡土本色》 阅读范围 任务指向 《乡土本色》 1.理解相关概念及重点语句的含义。 2.了解第一章在全书中的地位和作用。 ?阅读任务 一、“粗”读,整体感知,理清行文思路 《乡土本色》在全书中起到对乡土中国性质的概述作用。此章各段之间逻辑清晰,请用图示呈现各段之间的关系。 [参考示例] 二、“细”读,抓住内容要素,理解作者观点 阅读第一章,完成下列题目。 1.解释下列概念。 (1)“土气”是个贬义词,但在费老笔下,它有了特殊含义,甚至有了令人尊敬的意味。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土气”的内涵。 _____ _____ (2)什么是“有机的团结”和“机械的团结”? _____ _____ _____ [提示] (1)“土气”是形容乡下人本色的。他们就像土里长出的植物一样,从土里吸收生命所需要的养分,土给了他们熟悉的地理环境与社会环境。具体来说,他们是居住在泥土之上的,是依靠土地谋生的,土地在他们心中是至高无上的,生活、文化均是在土地上发生的。(2)①“有机的团结”是指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是一种礼俗社会。②“机械的团结”是指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是一种法理社会。 2.第三段进一步列举与“土”有关的民间信仰和民间习俗,阐明了什么道理? _____ _____ _____ [提示] 第三段进一步列举与“土”有关的民间信仰和民间习俗,阐明了对于靠种地谋生的人来说,对于农业文明国家来说,泥土都是非常可贵的。 3.第七段在结构和内容上各有何作用? _____ _____ _____ [提示] 本段承上启下,在结构上为过渡段,在内容上以人和空间关系上的“不流动”概括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乡土社会的特点,以人和人在空间排列关系上的“孤立和隔膜”概括以聚村而居为主要生活方式的乡土社会的特点,并由此引出下文中的“村落”概念以及关于村与村之间关系即乡土社会第二个特性的论述。 4.如何理解“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_____ _____ [提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