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13094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20 第三章 素能提升课3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相关实验 讲义--高中生物学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10-05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2次 大小:8332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细胞,必修,苏教版,生物学,高中,讲义
     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实验 根据液滴移动的方向判断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 (1)装置分析:酵母菌在进行细胞呼吸时既有气体的产生又有气体的消耗,而气体量的变化会引起广口瓶中的压强变化,根据红色液滴的移动方向可判断细胞呼吸方式。 ①装置甲中小烧杯加入NaOH溶液,目的是吸收细胞呼吸产生的CO2,所以装置甲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O2的消耗量。 ②装置乙中清水不能吸收O2也不能吸收CO2,则装置乙中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CO2产生量与O2消耗量的差值。 实验过程分析:呼吸底物以葡萄糖为例,①根据反应式C6H12O6+6O2+6H2O6CO2+12H2O,可知进行有氧呼吸时气体体积不变;②根据反应式C6H12O62C2H5OH+2CO2可知,进行无氧呼吸时气体体积增加。 (2)实验现象及结果分析 装置甲 装置乙 实验结果 红色液滴左移 红色液滴不移动 酵母菌只 进行有氧呼吸 红色液滴不移动 红色液滴右移 酵母菌只 进行无氧呼吸 红色液滴左移 红色液滴右移 酵母菌既进行 有氧呼吸又进 行无氧呼吸 1.下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装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假设装置1中的液滴左移,装置2中的液滴不移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B.假设装置1中的液滴不移动,装置2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C.假设装置1中的液滴左移,装置2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D.假设装置1和装置2中的液滴均不移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或只进行无氧呼吸 2.(多选)某兴趣小组进行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探究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图2为酵母菌细胞内可发生的呼吸过程示意图,其中字符Ⅰ~Ⅵ表示化学物质,序号①~④代表反应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图1装置中加水的目的包括隔绝空气及便于观察 B.图1装置中的葡萄糖溶液在加入试管之前应加热煮沸 C.图2能在线粒体中进行的反应过程包括:②③④ D.若图2提供的是18O标记的葡萄糖,则最后在Ⅰ、Ⅱ、Ⅲ、Ⅳ、Ⅵ中都可以找到18O  细胞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的测定实验 1.“装置图法”测定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 (1)测定装置 (2)测定方法及解读 ①测定呼吸速率(装置甲) a.装置甲烧杯中放入适宜浓度NaOH溶液用于吸收CO2。 b.玻璃钟罩遮光处理,以排除光合作用的干扰。 c.置于适宜温度环境中。 d.红色液滴向左移动(用装置甲单位时间内向左移动的距离代表呼吸速率)。 ②测定净光合速率(装置乙) a.装置乙烧杯中放入适宜浓度的CO2缓冲液,用于保证容器内CO2浓度恒定,满足光合作用需求。 b.必须给予较强光照处理,且温度适宜。 c.红色液滴向右移动(用装置乙单位时间内向右移动的距离代表净光合速率)。 ③根据“总(真正)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可计算得到总(真正)光合速率。 物理误差的校正:为防止气压、温度等物理因素所引起的误差,应设置对照实验,即用死亡的绿色植物分别进行上述实验,根据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对原实验结果进行校正。 2.红外线CO2传感器 由于CO2对红外线有较强的吸收能力,CO2的多少与红外线的降低量之间有一定的线性关系,因此CO2含量的变化即可灵敏地反映在检测仪上,常用红外线CO2传感器来测量CO2浓度的变化。 3.“黑白瓶法”测定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 将装有水和水生植物的黑、白瓶置于不同水层中,测定单位时间内瓶中溶解氧气含量的变化,借此测定水生植物的光合速率。黑瓶不透光,瓶中生物仅能进行细胞呼吸;白瓶透光,瓶中生物可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因此,真正光合作用量(光合作用总量)=白瓶中氧气增加量+黑瓶中氧气减少量。 4.“半叶法”测定光合作用有机物的产生量 “半叶法”的原理是将对称叶片的一部分(A)遮光,另一部分(B)不做处理,并采用适当的方法(可先在叶柄基部用热水或热石蜡液烫伤或用呼吸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