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综合练(二) 第二单元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阅读(70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千百年来技艺工匠的劳动实践即其生产的物质文明成果,遍布人类生活以及审美的各个方面,同时在精神文明层面形成了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工匠文化。 人民创造历史从根本上看是劳动创造历史。人类在改造自然的伟大斗争中,不断认识自然的客观规律,通过劳动实践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与技能,推动历史进步和创造更为丰富的社会财富。中国梦的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都来自广大劳动人民的劳动创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用辛勤劳动创造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创造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一个人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可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才可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可与褒奖。与此同时,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目标而产生的幸福感和愉悦感,会进一步激发劳动者的创造激情,从而为社会和他人创造更为丰富的财富。 几千年来,从事技艺劳动的各种工匠,其社会地位并不高,然而,他们以业维生,并以技艺为立身之本,无私地奉献自己的全部心血,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技艺,创造了灿烂的工匠文化。发扬工匠精神,就要提高我们的爱岗敬业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无论是三峡大坝、高铁动车,还是航天飞船,都凝结着现代工匠的心血和智慧。 重细节、追求完美是工匠精神的关键要素。我国古代工匠制造了无数精美的工艺美术品,如历代精美陶瓷以及玉器,这些精美的工艺品是古代工匠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中国工匠对细节完美追求的体现。现代机械工业尤其是智能工业对细节和精度更有十分严格的要求,细节和精度决定着成败。对细节与精确度的把握,是长期工艺实践和训练的结果,通过训练培养成习惯、气质、品格,就能从心所欲不逾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的创新离不开技艺的创新。在现代工业条件下,对于工匠技艺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像传统工匠那样,只是从师傅那里学得技艺,保持和发扬祖传工艺技法;我们要将传承与创新统一起来,在传承的前提下追求创新。创新能力意味着对现有的生产技艺进行大胆革新,给行业技艺带来突破性贡献,促进生产技艺水平提升,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摘编自龚群《工匠精神及其当代意义》) 材料二: 劳动者的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不论是传统制造业还是新兴产业,工业经济还是数字经济,工匠始终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工匠精神始终是创新创业的重要精神源泉。 “道也,进乎技矣。”工匠以工艺专长造物,在专业的不断精进与突破中演绎“能人所不能”的精湛技艺,凭借的是精益求精的追求。我国自古就有尊崇和弘扬工匠精神的优良传统。《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映的就是古代工匠在切割、打磨、雕刻各类器物时精益求精、反复琢磨的工作态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批又一批劳动者在党的领导下,始终坚持弘扬工匠精神,用奋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正是一代代劳动者对工匠精神的继承与发扬,我国从一个基础薄弱、工业水平落后的国家,成长为世界制造大国。 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凭的是先进技术,先进技术需要优秀人才,而优秀人才离不开工匠精神。当今时代,工业化、机械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产品质量竞争越来越激烈,但在很多领域,超高精度产品的制造还是只能靠人工。新的时代需求丰富了劳动的内涵,使工匠精神成为对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的升华,强调了技术上的不懈追求。当前,我国正处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