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13887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单元综合练6 第六单元(含答案)高中语文(必修 上册)

日期:2025-10-0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1次 大小:527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第六,必修,语文,高中,答案
    单元综合练(六) 1.C [A项,“所谈内容完全不同”错误,两则材料都谈了读书的方法。B项,“这表明书籍愈浩繁,而读书也就愈不容易”错误,原文没有比较读书的多与少哪个更容易,没对它们的难易程度作出比较,选项主观臆断。D项,“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缺一不可”错误,原文材料二第三段“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谈读书》中,就提出了他的一种读书观。这种读书观可概括为‘读书之用’‘读书之选’‘读书之法’‘读书之辨’”,然后具体介绍了这四个观点,但并没有“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内容,选项于文无据。故选C项。] 2.D [D项,“只在于读书没从感性上的感知达到理性上的认知”错误,从原文材料二最后一段“其原因在于他们有读书的活动和经历,但对读书只有感性上的感知,而没有……也没有……,更没有形成……看法,并没有从根本上形成自己的读书之道或所谓的‘读书经’”分析,可知一些人没形成自己的读书观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仅因为没从感性上的感知达到理性上的认知。] 3.B [B项,“采用了并列式结构”错误,采用的是“递进式”结构。] 4.①语言准确严谨:比如“至少”“许多”等修饰词及“固然”“尽管……却”“与其……不如”等关联词的运用,使论证语言准确严谨,条理清晰;②语言富有概括性和精练性:概括列举不去读柏拉图《对话集》和亚当·斯密的《原富》的例子,引用古语“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增强了论证语言的概括性、精练性;③语言鲜明生动:将滥读书比作大量饮食、打“消耗战”、逛十里洋场,使论证语言变得鲜明而生动。 5.①不要贪多,要精选书籍,读懂读透,比如可精选、细读费孝通的《乡土中国》;②要树立正确的读书观,爱读书、读好书、擅读书、善用书;③学习借鉴领袖、学者的读书经验。 6.D [D项,“突出了清华追求卓越的个人治学风格”错误,写闻一多等三人时连用三个“如此”,突出的不是个人治学风格,而是清华人整体追求卓越、突破界限、实现新探索新综合的治学风气。] 7.B [B项,“第二次侧重强调运动给予‘我’的重大影响”错误,第二次提及“一二·九”运动不是侧重强调运动给予“我”的重大影响,而是强调清华人一直注视外界,有着爱国情怀和担当。] 8.①有良好的校园和设备,有亲切严格且卓越的老师;②培养出众多爱国、学识精湛、能突破界限进行新探索新综合的学子;③在历史特殊时期,清华人以所学贡献国家,为革命和复兴立下功劳;④虽历经沧桑但复校后清华人意兴高昂,始终保持着做学问的最高标准,即卓越与为公。 9.选材特点:围绕清华人及清华经历选材,体现清华特色与历史贡献。 表达特点:以回忆方式,结合自身经历,真实自然地表达对清华的深厚情感。 语言特点:质朴平实,如话家常,情感真挚,在平实的叙述中凸显清华的价值与意义。 10.解析:句意:苦于借来的书自己不能长久阅读,就向姐夫刘缓要来书札的边幅纸头,亲手抄得一本,军府中的人都佩服他的志气。“不久”作“借来的书”的补语,其后B处应断开;“就姊夫刘缓”和“乞书翰纸末”为连动结构,“书翰纸末”作“乞”的宾语,其后F处应断开;“军府”是后文的主语,前面G处应断开。 答案:BFG 11.D [A项,错误。“以”,介词,用/助词,无实意。句意:怎么能够使七尺之躯变好呢。/激昂慷慨。B项,错误。“感激”,感到激动/感谢。句意:没有不感到激动的。/因感激而流泪。C项,错误。“见”,被/看见。句意:(我们)被逼着迁徙到关中。/胳膊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D项,正确。“丰”,使动,使……丰足/意动,以……为耻。句意:使我衣食丰足。/对于他自己,却以向别人学习为耻。故选D项。] 12.C [C项,“证明适当地晚学是有好处的”错误。根据材料二的语境可知,《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