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13961

202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历史原创预测卷二(含解析)

日期:2025-10-1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6次 大小:7906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历史,原创
    高考原创预测卷·原创预测卷二 1.B [根据材料“郝家台遗址农作物结构以粟为主,黍为次,兼有少量稻和大豆”可知,粟、黍、稻和大豆均属于农作物,说明当时郝家台地区农业经济得到了发展,故选B项;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文化,也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材料无法体现郝家台地区具有仰韶文化的特征,排除A项;材料仅体现了当时郝家台地区农业经济得到发展,不能确认郝家台地区是原始农业的发源地,排除C项;材料仅提及郝家台遗址的农作物结构,没有体现当时该地区的耕作方式,无法得出“以石器锄耕方式为主”的结论,排除D项。] 2.B [根据材料“‘上书’……‘奏’蕴含以手恭敬、畏惧地进献的意思”可知,秦朝时期臣下对君主的上书具有以手恭敬、畏惧地进献的含义,这是秦朝皇权至高无上的必然要求,说明文体称谓的转变具有强化专制统治的色彩,故选B项;封建等级制度确立的标志是公元前221年秦朝实现统一,排除A项;根据材料“秦朝则把臣下上书改称为‘奏’”可知,秦朝已经实现了统一,“反映了秦朝实现统一的愿望”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奏’蕴含以手恭敬、畏惧地进献的意思”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君主的权威,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3.A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建立起漕运体系,但规模较小,大多具有临时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政权并立有关,即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故选A项;材料主旨为“漕运”,“重农抑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满足了割据政权的需求”与材料“漕运规模一般较小,大多具有临时性”不符,排除C项;材料体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漕运体系规模小,具有临时性,没有体现封建政府财政收入的提高,排除D项。] 4.B [根据题干“人的道德完善只能通过每个人的自我实现”“人要在个体心灵中建立起道德的自觉性”可知,陆九渊主张个人的道德完善只能通过“自我”的“自觉”来实现,即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故选B项;题干述及的是“人的道德完善”,而不是“教育”,排除A项;题干述及的是个人道德完善的途径,并没有述及“社会风气”,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陆九渊是南宋人,并且其是陆王心学的代表,主张维护封建等级秩序,其并没有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 5.B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乾隆帝对雨水、粮食等农业生产因素的密切关注,动态掌握地方的稳定情况,预防灾荒发生,明显体现出他对地方稳定的高度重视,故选B项;究其根本,乾隆皇帝实行雨泽粮价奏折制度的目的并非单纯进行基层治理,他需要通过获取实时的粮食产量来了解地方吃饭问题,排除A项;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乾隆帝对雨泽粮价奏折的要求与重农抑商无直接关联,排除C项;帝王关心百姓疾苦还需表现为政策调整、援救灾民等实质性措施,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6.B [根据材料“水陆并重”“改革水师定制”“师夷长技”等可知,鸦片战争期间和之后,耆英提出了一系列海防思想,且这些海防主张中已经包含一些近代化要素,说明近代海防观念已初步显现,故选B项;甲午中日战争后,晚清开始进行维新运动,鸦片战争未推动晚清制度变革,排除A项;鸦片战争期间清廷依然以冷兵器为主,“深受西方影响”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开始,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7.A [“府院之争”既反映了北洋军阀内部派系的争斗,又说明了列强在华的争夺,但本题要求从历史传统上来寻找答案,即专制主义传统,故选A项。] 8.B [根据材料可知,平型关大捷后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庆祝活动使全民族形成了社会共识,新中国成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