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16198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04 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讲义--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11-2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6次 大小:46967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圈层,必修,教版,地理,高中,讲义
    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1.理解并掌握地震波的类型及传播特点。 2.明确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及各圈层间的相互关系。 一、地震和地震波 1.地震 (1)概念:地壳快速释放____过程中造成的地面____,是一种危害和影响巨大的自然灾害。 (2)地震构造 ①图中C为____、B为震中、BC为_____、AB为震中距。 ②D位于_____上,等震线是将烈度相同的点连成的封闭曲线。 (3)衡量地震的指标 ①震级:地震的____用震级表示。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大,震级越__。一次地震,只有__个震级。 ②烈度:地震对地表和建筑物等破坏强弱的程度,用烈度表示。一次地震,可以有__个烈度。 2.地震波 (1)概念:地震的能量以波动的形式向外传播,形成地震波。 (2)分类与特点 类型 传播速度 能通过的介质 共同点 横波(S) 较__ ____ 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地震波经过不同介质的界面时,还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纵波(P) 较__ 固体、液体和气体 (3)作用:“透视”地球内部的结构。  地震发生时,位于震中的人有什么感觉?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 1.划分依据:地震波的_____。 2.地壳(A) (1)范围:地面以下、a_____以上的固体外壳。 (2)厚度:平均厚度为__千米,大陆地壳平均厚度为_____千米,大洋地壳平均厚度为_____千米。 (3)分层 3.地幔(B) (1)范围: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在莫霍面以下到b_____以上,深度从地壳底界到_____千米。 (2)分层: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_____,可能是____的主要发源地。 (3)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_____以上)的合称。 4.地核(C) (1)范围:地球的核心部分,即_____所包围的球体。 (2)分层  地壳和岩石圈有什么区别?     三、地球的外部圈层 1.大气圈 (1)组成:包裹地球的气体层。 (2)特点: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的密度_____。 2.水圈 (1)组成:_____、固态水和气态水。 (2)分类: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 (3)意义:_____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最为密切。 3.生物圈 (1)组成: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_____。 (2)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____和岩石圈的上部。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地震波可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 (  ) (2)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两部分。 (  ) (3)地球的外部圈层中,不断转化和循环运动最明显的是大气圈。 (  ) (4)生物圈就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组成的一个有生命的圈层。 (  ) 地震波与地球的内部圈层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3年8月6日2时33分在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北纬37.16度,东经116.34度)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本次地震为近年来山东省发生的最强地震,造成德州、聊城等地2 900余间房屋不同程度损坏,直接经济损失2.3亿元。到目前为止,关于地球内部的知识,主要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下图为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与圈层结构示意。 问题1 (区域认知)根据材料,分别说明地震波经过莫霍面和古登堡面时波速的变化特点。     问题2 (地理实践力)地震发生后推测地面上物体的震动形式。     问题3 (区域认知)地球内部可分为哪几个圈层?它们分别是哪种物质形态?     1.地球的内部圈层 2.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 根据地壳化学组成的差异和地震波传播速度的不同,将地壳分为上下两层(如下图),这两层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有着明显的区别(如下表)。 分层 名称 主要成分 密度 分布 上层 硅铝层 氧、硅、铝 小 不连续分布;在大洋底部非常罕见,即使有也非常薄 下层 硅镁层 氧、硅、镁、铁 大 连续分布;大陆和大洋地壳中均有分布 3.地壳与岩石圈的区别与联系 地壳位于莫霍面以上,是地球表面一层薄薄的、由岩石组成的坚硬的外壳。岩石圈不同于地壳,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二者关系如下图所示: [知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