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提升练(二) 1.AB [设两段绳子间的夹角为2α,由平衡条件可知,2F cos α=mg,所以F=,设绳子总长为L,两杆间距离为s,由几何关系L1sin α+L2sin α=s,得sin α==,绳子右端上移,L、s都不变,则α不变,绳子张力F也不变,A正确;杆N向右移动一些,s变大,α变大,cos α变小,F变大,B正确;绳子两端高度差变化,不影响s和L,所以F不变,C错误;衣服质量增加,绳子上的拉力增加,由于α不会变化,悬挂点不会右移,D错误。] 2.B [设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的大小为f,对物体受力分析可知,f的方向沿斜面向上,根据平衡条件可得,F+mg sin 30°=f,由于F的大小不确定,故B错误,A、C、D正确。] 3.AD [由题可知,弹簧的方向与斜面垂直,因为弹簧的形变情况未知,所以斜面与滑块之间的弹力大小不确定,滑块可能只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静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而平衡,此时弹簧处于原长状态,弹力为零,故A正确,B错误;滑块在沿斜面方向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滑块此时受到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且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大小,即f=mg sin 30°=mg,所以摩擦力一定不为零,有摩擦力说明必有弹力,所以斜面对滑块的支持力不可能为零,故C错误,D正确。] 4.C [物体A在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时合外力为零,物体A在斜面上受五个力的作用,分别为重力、支持力、弹簧弹力、摩擦力、拉力F。当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时,F+mg sin 37°≤fmax+k(14 cm-10 cm),解得F≤22 N。当摩擦力沿斜面向下时,F最小值为零,即拉力的取值范围为0≤F≤22 N。故选项C正确。] 5.C [把P、Q作为整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可知水平面对P的静摩擦力f2=F,F变大时,f2一定变大;对Q受力分析,因为F变大之前Q相对于P的滑动趋势不确定,可能沿斜面向上、可能沿斜面向下、也可能无相对滑动趋势,若初始时f1方向沿斜面向上,随着F的增大,f1先减小至零再沿斜面向下增大,若初始时f1为零或方向沿斜面向下,随着F的增大,f1一直增大,综上可知,C正确。] 6.C [假设弹性轻绳和水平方向夹角为θ,lAB=x,则弹性轻绳的伸长量为,弹性绳的弹力T=,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竖直方向T sin θ+N=mg,得N=mg-T sin θ,物体沿水平面运动过程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f=μN=μmg-μT sin θ=μmg-μkx,滑动摩擦力和夹角无关,故选C。] 7.C [因为网球B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网球B的重力与其他网球对网球B作用力的合力等大反向,故A正确;拿掉网球A之后,之前与网球A接触的其他网球的受力情况就会发生变化,平衡条件被破坏,因此“小塔”将无法保持平衡,故B正确;第8层的三个网球各自与网球A间的弹力的合力与网球A的重力相等,但由于第8层的三个网球与网球A间的弹力并不是沿竖直向上的方向,故弹力大小不为,故C错误;最底层的3个网球受到地板的支持力的合力等于全部球的总重力,因此每个网球受到地板的支持力均为,故D正确。] 8.B [物体在力F1作用下和力F2作用下运动时的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将重力mg、力F1和F2沿斜面方向和垂直于斜面方向正交分解,由平衡条件可得F1=mg sin θ+f1,N1=mg cos θ,f1=μN1,F2cos θ=mg sin θ+f2,N2=mg cos θ+F2sin θ,f2=μN2,解得F1=mg sin θ+μmg cos θ,F2=,故=cos θ-μsin θ,B正确。] 9.C [设轻绳OP的张力大小为F,绕过滑轮的绳子张力大小为T。对轻环Q进行受力分析如图1所示,则只有绳子的拉力垂直于杆的方向时,绳子的拉力沿杆的方向没有分力,轻环静止不动;由几何关系可知,绳子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是30°。 对滑轮进行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由于滑轮的质量不计,则OP对滑轮的拉力与两段绳子上拉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OP的方向一定在绕在滑轮上的两段绳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