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24295

1 神州谣 教案

日期:2025-09-1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3次 大小:2874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神州,教案
  • cover
1.认识71个字,会写3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传统节日》。 3.通过品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感情。? 4.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 1.认识71个字,会写36个字。? 2.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锻炼学生的信息搜索和语言表达能力。? 4.加深学生生活常识的积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本单元课文以我国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为主,而基于学生年纪较小的特点,记忆和理解力较弱,因此教学本组课文时,要在课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用多姿多彩的图片和视频与课文相融合,生动形象地向学生讲述我国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丰富课文的同时,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1.神州谣 课题 神州谣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文是一首赞美祖国的歌谣,浓缩了作者深深的爱国情感,本课的学习以课文为基础,同时突出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作用。通过课件与课文的结合,充分展现我国壮丽的大好山河和灿烂的历史文化,展示宝岛台湾和大陆不可分割的深刻联系,展示我国各民族团结一致等来培养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学前准备 1.制作生字卡和多媒体课件。(教师) 2.搜集歌颂祖国的诗歌和我国自然文化景观方面的知识。(师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字;掌握多音字“称”“发”“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节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 1.识生字,朗读。 2.认识我国主要的山河及历史遗迹的位置分布。 学前准备 1.制作生字卡和多媒体课件。(教师) 2.搜集歌颂祖国的诗词歌谣和自然文化景观。(学生)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教师板书“祖国”,引导学生想出祖国有名的山川河流和名胜古迹。?2.出示我国的版图和民族分布,引导学生认识祖国。?3.揭示课题,板书课文题目。 1.学生自由发言。?2.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版图及长江黄河、长城台湾的分布,以及我国各个民族的地区分布。3.学生齐读课题。 1.写出几个你知道的山川河流及名胜古迹。?2.在地图上找出自己的家乡在哪里,长江黄河在哪里,长城珠峰在哪里,台湾在哪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0分钟) 1.鼓励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主认读生字。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生字词学习方法。?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新字。?(1)指认生字,交流识字方法。?(2)用生字组词。?4.指导学生书写。?5.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分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2.小组交流自学生字词情况。3.仔细观察“我会认”中的生字,找出这些字的特点,并组词。?4.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出怎样才能写好这些字。?5.教师范写,学生观察、描红、临写。?6.小组成员分小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用时:20分钟) 1.指名学生分节朗读。?2.标出课文自然节,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思考问题:? (1)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小节??(2)借助插图,找出课文中出现的各种地点所在的位置。? 3.指导学生理清课文。 4.请学生朗诵课前准备的歌颂祖国的诗词歌谣。 1.朗读课文。? 2.标出自然段,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1)本文一共有4小节。?(2)根据图片引导学生找出文章中出现的黄河、长江、长城等在地图上的位置。? 3.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理清课文内容。? 4.学生朗诵课前准备的诗词歌谣。 6.依照课文填动词。?黄河(奔)?长江( )?长城( )?珠峰( ) 四、总结,拓展。(用时:5分钟) 1. 总结本课学习内容。2. 布置作业。 1. 学生畅谈本课学习所得。2. 继续描红、临写、抄写词语,进一步巩固生字新词。 教学反思 低年级儿童喜欢新鲜事物,喜欢图画的学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