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24333

16 我的叔叔于勒 课件(共39张PPT)

日期:2025-10-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59244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我的,叔叔,于勒,课件,39张,PPT
  • cover
(课件网) 16.我的叔叔于勒 莫泊桑 10 一 二 三 学会观察社会生活,激发爱善憎恶的情感,树立正确的 人生观。 梳理小说情节,把握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题。 学习目标 体会小说的叙事技巧,感受作者安排情节的巧妙。 01 一、识作者,明背景,积累字词 作者名片 The authors introduce 莫泊桑(1850—1893),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也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 他于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一生》《漂亮朋友》,短篇小说《羊脂球》等。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 莫泊桑 By Yushen 作家简介 PART 01 ABOUT THE AUTHOR 1854年全家定居于塞纳河滨海 省格兰维尔一伊莫维尔庄园中。这个庄园为莫泊桑后来写的小说《一生》提供了背景。1859年全家离开诺曼底前往巴黎谋生。10月莫泊桑进入拿破仑公学读书。 成长 1892年新年元旦,莫泊桑在尼斯母亲家用晚餐。1月2日深夜试图割断喉咙自杀。1月8日作为精神病人被送进巴黎帕西医院就治。 1893年7月6日因精神病严重发作,与世长辞,年仅43岁。7月8日其遗体被埋葬在巴黎蒙巴纳斯公墓的第二十六区。 逝世 1850年8月5日,局伊·德·莫泊桑出生于诺曼底米洛美尼尔城堡的一个小贵族家庭。父亲名叫居斯塔夫·德·莫泊桑。母亲名叫洛尔·勒·普瓦特温。1851年8月17日,在教堂接受洗礼。 出生 背景链接 The article background 这篇小说创作有着它的社会时代背景:当时的法国,小资产阶级的贫困破产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一部分不甘心破产的小资产阶级,纷纷踏上漂洋过海的险途,企望在美洲、亚洲甚至非洲闯出一条大发横财的生路,梦想有朝一日腰缠万贯荣归故里。思想上,拜金主义甚嚣尘上,腐蚀着社会人际关系。作者基于这样的社会现实,创作了本篇小说。 字词积累 拮据 栈桥 别墅 牡蛎 褴褛 阔绰 jié jū zhàn chuò lì shù lán lǚ 词语解释 Words to explain 与日俱增 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郑重其事 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狼狈不堪 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 栈桥 码头上延伸到海里的长桥,供上下船和装卸货 恭维 为了讨好而赞扬。 煞白 由于恐惧、愤怒等原因,面色极白,没有血色。 02 二、从不同角度梳理故事情节 小说围绕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讲述了一个曲折的故事。快速阅读课文,试着从不同角度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14 (1)情节角度 开端—发展— 高潮—结局 (2)逻辑角度: 原因→结果 (3)心理角度: 期待→破灭 (4)技巧角度: 悬念→结局 菲利普一家因为于勒的挥霍陷入困境→菲利普一家 等待在海外发财的于勒归来解困→船上发现于勒破产成了穷光蛋→菲利普夫妇抛弃他而去。 菲利普一家生活艰辛,对于勒充满期待→发现真相,幻想破灭,遂弃他而去。 听到于勒发财的消息,一家人期待他回来解困→发 现于勒已经成为又老又穷的水手,又急又气,害怕背上包袱,明 知对方身份却不相认。 菲利普一家苦苦等待于勒的归来,为什么 →于勒在海外发财了,一家人盼他回来搭救→在船上巧遇一个与于勒相貌相似的水手,他是谁 →原来就是破产的于勒,一家人希望 破灭,失望而归。 02 三、菲利普夫妇人物形象探究 人物形象 By Yushen 01 1.于勒身份的变化引起了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 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由此可见菲利普夫妇是怎样 的人? 由小说情节“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由有钱时的盼望、 赞美,到见到于勒后的恐慌、害怕和行为上的躲避这样的变化过程。由此可见,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不顾亲情、只管自己的利 益,金钱至上。 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