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 学习目标 1.认识和掌握合理的论证方法,深刻理解逻辑的严密性。2.在阅读和表达活动中体会逻辑的运用。 活动一 掌握合理的论证方法 论证,就是用某些论据去支持或反驳某个观点。规范的论证总是包含由多个判断构成的逻辑链条。恰当运用逻辑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评估论证的合理性,提高论证的水平。 (一)关注论证的隐含前提 1.论证过程往往不会详尽地呈现逻辑推理的每一个环节,在论证中省略的部分,往往潜藏着理解论证的关键。比如,柯南道尔的《银色马》中,主人公福尔摩斯有这样一段话: 马厩中有一条狗,然而,尽管有人进来,并且把马牵走,它竟毫不吠叫,没有惊动睡在草料棚里两个看马房的人。显然,这位午夜来客是这条狗非常熟悉的人。 这段话是一个论证,思考其表述出来的论据在逻辑上是否足够证明论点,如不能,说明存在隐含前提,试在方框内补写隐含前提。 值得注意的是,论证省略的隐含前提往往不止一个两个。如果深入追问福尔摩斯的论证,会发现还有其他隐含前提,例如:那只狗当时必须在马厩,而且它没有睡着或处于其他非正常状态;当时确实有两个人在草料棚,他们听觉正常、意识清醒或容易被唤醒,并且一定会如实地反映相关情况;草料棚在狗叫声的有效传播范围内……这些前提只要有一个不成立,论点就值得怀疑。发现论证的隐含前提,并对它的可靠性进行考察,是评估和改进论证的一个重要方面。 2.请写出下面图中的隐含前提。《庄子·秋水》中的“濠梁之辩”典故中,惠子有一句反驳庄子的话:“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里包含着一个隐含前提,试在方框内补写出来。 (二)学会间接论证:排除法、反证法、归谬法。 在某些情况下,直接论证的难度较大或效果不佳,就需要进行间接论证,排除法、反证法和归谬法就是间接论证的方法。 (1)排除法 排除法又称淘汰法,如果一个题有若干个选项,而要证明其中某项正确,只要找出证据否定其他的选项就行,这种方法就是大家熟悉的“排除法”。排除法实际上就是运用不相容选言推理的规则。 示例:鲁迅《拿来主义》的中心论点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却偏偏从“闭关主义”说起,采用的就是排除法,其推理过程如下: 或者闭关,或者送去,或者等别人“送来”,或者自己去拿(当时没有其他选择)。(大前提) 不能闭关,不能送去,不能等别人“送来”。(小前提) 只有自己去拿。(结论) (2)反证法 反证法就是先假设与某个论点相矛盾的观点成立,然后推出明显的错误或矛盾,从而间接证明最初的观点。其根据的是逻辑规律中的排中律。 示例:王戎“道旁苦李”的故事———李子是苦的。假如李子不是苦的,生长在路边一定会被人摘光了;可现在道旁这棵李子树上挂满了果实,说明没人摘,李子一定是苦的。 (3)归谬法 归谬法是从某一观点推出明显的错误或矛盾,目的是证明这一观点本身的错误,常用于驳论。 示例:赫尔岑是俄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有一次他参加一个晚会,晚会上演奏的轻佻音乐使他非常厌烦,他不得不用手捂住耳朵。 主人向他解释:“演奏的是流行歌曲。” 赫尔岑反问一句:“流行的乐曲就是高尚的吗?” 主人听了很是吃惊:“不高尚的东西怎么能够流行呢?” 赫尔岑笑着说:“那么,流行性感冒也是高尚的啦!” (4)反证法和归谬法的区别 ①二者目的不同。反证法用于论证,目的在于确定某一判断的真实;归谬法用于反驳,目的在于确定某一判断的虚假。 ②二者结构不同。反证法的结构比归谬法的结构复杂,反证法需要设被论证论题的反论题(相矛盾的或相反对的论题)为真;归谬法不需要设反论题。 ③二者根据不同。反证法需要运用排中律,由确定反论题假进而间接地确定原论题真;归谬法则是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直接推出被反驳的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