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24652

古诗词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鹊桥仙》任务式联读课件(共38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2次 大小:226207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古诗词,PPT,必修,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寄物以情,言浅情深 ———《静女》《涉江采芙蓉》《鹊桥仙》联读 素养目标 1.诵读这几首诗,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2.鉴赏诗句,品味诗人对爱情的不同感受; 3.思考意象、手法在诗歌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任务一:诵读品味,疏通诗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305首诗歌,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 《诗经》 《诗经》“六义”指 “风、雅、颂”三种诗歌内容形式 “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风”又称“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庸、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曹、等15国风,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歌,小部分是贵族加工的作品,共160篇。 “雅”包括《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基本上是贵族的作品,只有小雅的一部分来自民间。 “颂”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颂是宫廷用于祭祀的歌词,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直言其事,直抒其情,铺陈排比(平铺直叙地表达情感或事件)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用一个事物比喻另一个事物或情感。 赋 比 兴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托物起兴,借客观事物触发情感,引起诗人的吟唱。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 《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标志着我国古代五言抒情诗已经成熟。其文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艺术成就很高。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处处表现了道家与儒家的哲学意境,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秦观(1049—1100),北宋后期词人,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他的词长于写景抒情,音律谐美,语言雅淡,委婉含蓄,饶有余味。他流传下来的词作,只有90首左右,但名篇佳作不少,所以他历来被视为婉约派的大家之一。 秦观十分推崇苏轼,也颇得苏轼的赏识。 他和黄庭坚、晁补之、张耒被当时人称为“苏门四学士”。 秦少游 自读诗词,结合注释,理解诗词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这三首诗词。 静女 《诗经·邶风》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 ,说怿 /女美。 自牧/归荑 ,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静女】娴静的女子。静:娴静。 【邶】(bèi) 邶国(今河南汤阴境内)。 【姝】(shū) 姝,美丽。 【俟】(sì) 等待,等候。 【城隅】(yú) 城角。一说是城边的角楼。 【爱】同“薆”(ài),隐藏。 【踟蹰】(chí chú) 徘徊不定。 【娈】(luán) 美好。 【贻】(yí) 赠送。 【炜】(wěi)色红而光亮。 【说】同“悦”,喜悦。 【怿】喜悦。 【女】同“汝”,第二人称代词。 【牧】城邑的远郊。 【归】同“馈”,赠送。 【洵】诚然,确实。 【匪】同“非”,表否定判断。 诵读诗歌 娴静姑娘好容颜,送我一枝红草管;鲜红草管有光彩,爱你美丽又娇艳。 娴静姑娘真漂亮, 约我等在城角旁。 故意躲藏让我找, 我搔头徘徊心紧张; 她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美好又珍异;不是你这荑草美,美人相赠有情意。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