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6 诗词五首 文本助读 背景解读 1.《饮酒》: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 2.《春望》: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三月。头年六月,安史叛军攻进长安,“大索三日,民间财资尽掠之”,又纵火焚城,繁华壮丽的京都变成废墟。八月,杜甫将妻子安置在鄜州羌村,于北赴灵武途中被俘,押送到沦陷后的长安,至此已逾半载。时值暮春,触景伤怀,创作了这首历代传诵的五律。 3.《雁门太守行》:关于此诗的写作时间,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此诗创作于公元814年(唐宪宗元和九年)。当年唐宪宗以张煦为节度使,领兵前往征讨雁门郡之乱,李贺即兴赋诗鼓舞士气,作了这首《雁门太守 行》。第二种:据唐张固《幽闲鼓吹》载:李贺曾把诗卷送给韩 愈看,此诗放在卷首,时间推测为公元807年(元和二年)。 4.《赤壁》: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于赤壁,杜牧此诗借吊古之意,抒写自己的感慨。 5.《渔家傲》:李清照后半生遭遇国破家亡的变故,只身漂泊江南,过着孤寂困窘的生活,但她又是一个有才华、有理想的词人,不甘忍受这样的现实,却又无能为力,只好借助想象去营造一个理想的世界。 1.读准字音 预习练 新课感知 01 zān sài yān xié jǐ yīn màn 2.名句默写 (1)采菊东篱下, 。 (2) ,城春草木深。 (3)角声满天秋色里, 。 (4)折戟沉沙铁未销, 。 (5) ,星河欲转千帆舞。 (6)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悠然见南山 国破山河在 塞上燕脂凝夜紫 自将磨洗认前朝 天接云涛连晓雾 九万里风鹏正举 3.文学文化常识 (1)陶渊明,一名 ,字元亮,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朝代)诗人。他是中国第一位 诗人。 (2)杜甫,字 ,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唐代诗人,有“ ———之称,与李白并称为“李杜”。 (3)李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 代诗人,有“ ———之称。 (4)杜牧,字 ,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代诗人、散文家,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 (5)李清照,号 ,章丘(今属山东)人,宋代女词人。 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潜 东晋 田园 子美 诗圣 唐 诗鬼 牧之 唐 易安居士 婉约 巩固练 深层解读 02 1.简要分析《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见”字的妙处。 答案:“见”是无意中的偶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一种无意得之、悠然忘我的心境,与全诗营造的闲远散淡的氛围相吻合,使诗歌具有一种自然而然、浑然天成的意境。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答案:诗人融情于景,移情于物,将对国家败亡的悲痛融入景物描写 之中,甚至让花、鸟都沾染了悲伤的情绪,集中表达了诗人感时 伤世的情感。 3.《雁门太守行》一诗中,诗人给我们描绘了哪些画面 答案:描绘了三个军旅生活画面:一个在白天,表现官军戒备森严,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一个在黄昏前,写战场的厮杀,血流成河的悲壮画面;一个在夜晚,写军队出其不意袭击敌人,其中“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豪情壮志。 4.《赤壁》一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 答案:这两句诗人发议论、抒感慨,设想“东风不与周郎便”,让人耳目一新,以“二乔”两名女子可能遭遇的命运来暗指作战双方可能的 结局,暗示周瑜取胜是时运的影响,抒发自己空有才能,却生不逢时 的郁闷之情。两句诗以小见大,引人深思,含蓄、形象而又颇见 风致。 技法点拨 赏析诗歌思想感情 【方法指津】 1.结合背景理解情感。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的背景、个人的遭遇、作者的理想追求等,有助于全面而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