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象版科学一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气象观察》3.测量风力大小 教学设计 单元 《气象观测》 课题 3.测量风力大小 课时 1 设计 学校 电话 核心 概念 10.地球系统 学习内容 10.1 天气和气候 内容要求 10.1中②学会使用仪器测量和记录气温、风力、风向、降水量等气象数据,并运用测量结果描述天气状况;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理解天气预报用语。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理解风力是风吹到物体上所表现出的力量的大小。 科学思维 能够依据户外物体的状态来估测风力等级。 探究实践 掌握使用风杯式风力计测量风力大小的方法。 态度责任 在好奇心驱使下,乐于动手操作感兴趣的事物;能如实记录和报告观察的信息;认识到使用工具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便捷性。 (以上内容以教学指南为准)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能够说出风力的概念,并会使用风力计测量风力大小。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知道风力大小是在不断变化的;知道不同地点测量的风力大小不一样。 教学 准备 教师:PPT(以教学指南为准) 学生:风力计(以教学指南为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提醒与备注 一、问题与假设(5分钟) 1.情境引入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测量风力。你知道什么叫风力吗? 生:风吹的力量。 师:风吹到物体上的力度是风力。现在老师请大家看一幅图。你猜猜哪边的风力大?哪边的风力?小说说你的理由。 生:第1幅图风力大,第2幅图的风力小。 师:为什么这么认为? 生:第一幅图柳树枝已经别风吹起来了,第二幅图中的树枝还是下垂的。 师:看来风是有力量的。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读风力的科学概念。 生:齐读读风力的科学概念…… 2.问题与假设 师:请大家观察这几幅图,你能不能根据图上的物体的状态判断风力大小呢?能,让我请几个同学来试一试,你试一试你要判断哪幅图。 生:说自己的观点。学生在第三方副图上的观点产生的争议,有的认为是11级,有的认为 小于10级,还有的认为小于5级。 师:看来通过图片观察物体判断风力大小,同学们有很多的争议,是不是?比如第一位同学说是11级,第二位同学说小于十级,第三位同学说小于五级,那么有没有一个标准来帮我们我们判断呢…… 【设计意图】 创设生活情境激活前概念,通过视觉对比(柳枝状态差异)建立“物体形变程度→风力强弱”的直观关联,为科学概念学习提供感性基础。 【设计意图】 暴露学生判断标准模糊的认知冲突(同一现象有11级/<10级/<5级等分歧),引发对统一量化工具的需求,为引入风力等级表做铺垫。 【教学建议】 可增加动态视频(如旗帜飘动程度对比)强化感知。 【教学分析】 学生能准确关联现象与风力(如柳枝扬起程度),说明具备观察归纳能力,但认知仍停留在经验层面,需通过科学概念提升精确性。 【教学建议】 记录争议观点并标注重合区域(如“举伞困难”)。 【教学分析】 争议表明学生依赖主观经验且缺乏标准参照,但能主动调用生活观察(如伞的受力),说明已具备问题意识,需工具辅助实现科学量化。 二、探究与结论(30分钟) 活动一:学习借助风力等级表估测风力 ①认识风力等级表 师:有一位科学家为了帮助人们更好的通过观察物体的状态来判断风力大小,他就做了一个风力等级对照表。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生:齐读…… 师:有了这个表之后,当我们我们看到相应的景象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怎么样大致的来判断风力大小是不是这样的。好了,我们回到刚才那个举伞有困难的是几级? 生:六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