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27583

第3单元能力提升卷-2025-2026学年语文九年级上册统编版(含答案)

日期:2025-09-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9次 大小:3250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九年级,答案,统编,上册,语文,学年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单元能力提升卷-2025-2026学年语文九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谪守(zhé) 伛偻(lǚ) 投箸(zhù) 樯倾楫摧(qiáng) B.忧谗(chán) 荫翳(yì) 汀兰(tīng) 觥筹交错(gōng) C.毳衣(cuì) 沆砀(dàng) 琼楼(qióng) 拏一小舟(lá) D.淫雨(yíng) 绮户(qǐ) 野蔌(sù) 泉香酒洌(niè)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玉盘珍羞直万钱 B.山肴野蔌 C.百废具兴 D.属予作文以记之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薄暮冥冥(迫近) 春和景明(景物) B.宠辱偕忘(一起) 去国怀乡(离开) C.峰回路转(曲折、回环) 宴酣之乐(酣睡) D.拥毳衣炉火(裹、围) 直挂云帆济沧海(接济) 4.下列句子中“一”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上下一白 B.余拏一小舟 C.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D.湖心亭一点 5.一位同学搜集眉山三苏祠的对联片并整理成文字,其中一幅图片有些模糊,他不能确定横线处的词语,你认为上下联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宦迹渺难寻,只博得①____,前无古,后无今,器识文章,浩如②____行大地;天心原有属,任凭它千磨百炼,③____,尘不浊,父子兄弟,依然风雨共④____。 A.①三杰一门 ②江河 ③扬不清 ④名山 B.①千古英名 ②江河 ③扬不浑 ④名岳 C.①三杰一门 ②江涛 ③扬不浑 ④名山 D.①千古英名 ②江涛 ③扬不清 ④名岳 6.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张岱,晚明文学家,史学家,被公认为成就最高的明代文学家之一,其最擅长散文。 B.《岳阳楼记》虽名为“记”,但不以记叙重修岳阳楼之事为主,而是以描写洞庭湖的景象为主,写景象是为了抒发“览物之情”。 C.欧阳修,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文学家,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D.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 二、默写 7.九年级课本中不乏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作品,小语和小文结合所学诗歌,根据自己对自强不息的理解,编写了一段朗诵词,并在节目中以轮读的方式表演出来。 请根据语境,将其中缺漏的古诗文补充出来。 小语:自强不息,是李白面对“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困顿仍能高歌① “   ,  ———的坚定信念。(《行路难》) 小文:自强不息,是韩愈面对“夕贬潮州路八千”的贬谪仍能发出②“   ,   ———的报国之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小语:自强不息,是苏轼面对政治失意、兄弟别离的现实仍能给出③ “   ,  ———的美好祝福。(《水调歌头》) 小文:自强不息,是范仲淹面对革新失败、贬谪他乡的境遇仍能表达④ “   ,  ———的政治情怀。 三、综合性学习 8.阅读完《湖心亭看雪》,班上拟组织“走进西湖,走近传统文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小题。 (1)【活动一:搜集诗词】请你写出有关西湖的连续两句诗词并标明作者和出处。 (2)【活动二:补写对联】梁衡在《秋月冬雪两轴画》中说,《记承天寺夜游》和《湖心亭看雪》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两轴精品。如果以“承天寺夜游”和“湖心亭看雪”为上下联,请从两文中分别选取一个字,将这两个字合起来作为这副对联的横批,并阐释理由。 ①横批:    ②理由:    (3)【活动三:挑选对联】苏轼任杭州刺史时,经常泛舟西湖,品茗赋诗,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如果现在有人要在西湖边开一间“东坡茶社”,请你把下面的短语组合成一副茶社对联。 西湖 佳茗 欲把 似佳人 从来 比西子 上联:    下联: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