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828411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一)》课件(共59张PPT)
日期:2025-09-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7次
大小:127753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张
七年级
,
上册
,
第三
,
单元
,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
,
课件
(
课件网
) 课外古诗词诵读 峨眉山月歌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出生于西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 走近作者 李白的诗歌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夸张,并惯于采用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表达感情。有《李太白集》传世,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 《峨眉山月歌》写于李白出蜀远游,向三峡进发的途中。他怀着“遍谒诸侯,海县清一”的政治抱负和生活理想,扬帆东下,辞亲远游。然而这个青少年生活过的山清水秀的蜀地,又使他踌躇满志的胸中萦绕着留恋的情绪,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创作背景 峨眉山月歌 李 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诗歌朗读 qiāng yú 诗意速通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译文:峨眉山顶悬挂着半轮秋月,月影倒映在缓缓流动的平羌江水中。 月影 半圆的秋月。半轮,半边,半个 青衣江,大渡河的支流,位于峨眉山东北。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夜间乘船从青溪驿出发向三峡驶去,很想念你却很难相见,恋恋不舍地到渝州去。 往,到……去,通常指由西往东,由北往南,由上游往下游 出发 青溪驿 一、二句从“峨眉山月”写起,描绘了月映平羌江的美景,点出了远游的时令———秋天。 三、四句记叙了诗人从青溪驿连夜出发驶向三峡的情形,表达了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 诗歌赏析 1.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2.“入”“流”两个动词,写出峨眉山月怎样的一种动中之景? “入”“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空灵。 3.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描绘的画面。 峨眉山巍峨耸立,半轮淡淡的秋月悄然悬挂在山头,月亮的影子倒映在平羌江面上,如一块碧玉晶莹可爱,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 4.这首诗构思精巧,历来为人称道。其精巧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连用了五个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构思精巧,不着痕迹,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使人感觉到行船之快,既传达了诗人江行的独特体验,又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5.有人说“月”是此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试加以说明。 同意。“月”这一艺术形象贯串全诗,其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望而不可即,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 全诗通过对月的描写和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等五个地名的连用,描绘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表达出诗人离开故乡时对友人的无尽思念之情。 主旨点睛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称为“诗圣”,与李白合称“李杜”。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被称为“诗史”。 走近作者 有《杜工部集》传世。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 江南,这里指湖南一带。李龟年,唐玄宗时著名乐师,擅长唱歌。安史之乱后,杜甫流落到江南一带,和同样流落在此的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宅里”和“崔九堂前”频繁相见和唱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创作背景 江南逢李龟年 杜 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诗歌朗读 qí 诗意速通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四川省自贡市解放路初级中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2025-09-18)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含答案)(2025-09-18)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2025-09-18)
四川省自贡市第二十八中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2025-09-18)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富加镇初级中学校语文学科九年级下册期末模拟考试题(无答案)(2025-09-18)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