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31960

1.3 动量守恒定律 课时教案(表格式)2025--2026年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10-03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8次 大小:253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5--2026年,必修,选择性,物理,高中,人教
  • cover
1.3 《动量守恒定律》课时教案 学科 物理 年级册别 高二上册 共1课时 教材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位于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三节,是“动量”单元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学习了动量、冲量和动量定理的基础上,本节进一步探讨系统在不受外力或合外力为零时动量保持不变的规律———动量守恒定律。教材通过实验现象引入,结合理论推导,帮助学生建立守恒思想,并通过典型实例(如碰撞、反冲)加深理解。本节内容不仅承上启下,为后续学习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及原子物理打下基础,也体现了物理学中“守恒”这一基本思想方法。 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力学基础,掌握了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动量等基本概念,具备初步的矢量运算能力。但在理解“系统”“内力与外力”“守恒条件”等抽象概念时仍存在困难。学生容易将动量守恒与机械能守恒混淆,且对矢量性重视不足。此外,学生习惯于用牛顿定律分析问题,对守恒思想的应用尚不熟练。因此,教学中需通过真实情境、实验模拟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突破认知障碍,建立科学的物理观念和思维习惯。 课时教学目标 物理观念 1. 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其适用条件,能准确表述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2. 能区分系统内力与外力,掌握判断系统动量是否守恒的基本方法。 科学思维 1. 通过从动量定理推导动量守恒定律,体会从个别到一般、从局部到整体的科学推理过程。 2. 能运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碰撞、反冲等,提升模型建构与逻辑推理能力。 科学探究 1. 通过观察气垫导轨碰撞实验或视频,提出问题、收集数据、分析现象,归纳出动量守恒的规律。 2. 能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动量守恒,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流程。 科学态度与责任 1. 认识动量守恒定律在科技发展(如火箭发射、交通事故分析)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科学应用意识。 2. 在合作探究中培养严谨求实、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体会物理规律的普适性与简洁美。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表达式及适用条件。 2. 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维碰撞类问题。 难点 1. 理解“系统动量守恒”的条件,特别是“合外力为零”的判断。 2. 在实际问题中正确选取研究系统,区分内力与外力。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实验观察法 教具准备 气垫导轨及滑块(带挡光片)、光电门、数据采集器、多媒体课件、动量守恒模拟动画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境导入,激发思考 【5分钟】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一)、播放视频:冰面上两人互推后反向滑行 教师播放一段视频:两位同学站在光滑冰面上,面对面站立,其中一人用力推另一人,结果两人同时向相反方向滑开。提问:为什么没有主动推的人也会运动?推力是相互的,但他们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引导语:从牛顿第三定律我们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为什么两人会同时运动?他们的“运动量”是否有什么规律?今天,我们就用“动量”这个物理量来揭开这个谜题。 (二)、回顾旧知,搭建认知桥梁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动量和动量定理。请同学们回忆:什么是动量?它的定义式是什么?动量定理的内容又是什么? 在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动量 p = mv(矢量),动量定理 Δp = F合t。强调动量是矢量,具有方向性,而动量定理描述的是单个物体动量变化与合外力冲量的关系。接着提问:如果我们将这两个互推的同学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的总动量会如何变化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核心问题。 1. 观看视频,思考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 2. 回忆并回答动量与动量定理的相关知识。 3. 尝试从“整体”角度思考动量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