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32613

第3单元文言文阅读专项集训卷-2025-2026学年语文九年级上册统编版(含答案)

日期:2025-09-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2次 大小:3261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语文,答案,统编,上册,九年级,学年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单元文言文阅读专项集训卷-2025-2026学年语文九年级上册统编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选自《醉翁亭记》) 【乙】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遗,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选自《郑板桥开仓济民》)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杂然而前陈者: (2)宴酣之乐: (3)弈者胜: (4)觥筹交错: 2.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即发谷与民,活万余 4.【甲】【乙】两段文字展现古代官员的精神境界,体现士大夫理想追求,请结合文段内容分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广汉张侯敬夫守荆州之明年,岁丰人和,幕府无事。常病其学门之外即阻高墉,乃凿门通道,以临白河,且为楼观以表其上。敬夫一日与客往而登焉,则大江重湖,萦纡渺弥①;而西陵诸山,空濛晻霭②,皆隐见出没于云空烟水之外。敬夫于是顾而叹曰:“此亦曲江公③所谓江陵郡城南楼者邪?昔公去相而守于此,其平居暇日,登临赋咏,盖皆翛然④有出尘之想。至其伤时感事,其心未尝一日不在于朝廷。……悲夫!”乃书其扁曰“曲江之楼”,而以书来属予记之。 余读敬夫之书,而知兹楼之胜。思得一与敬夫相从游于其上,瞻眺江山,览观形制,然后举酒相属,以咏张公之诗,而想见其人于千载之上,庶⑤有以慰夙心者。张公远矣,而读其书者,未尝不为之掩卷太息也。是则是非邪正之实,乃天理之固然,而人心之不可已者。 (节选自朱熹《江陵府曲江楼记》,有删改) 【注释】①萦纡渺弥:迂回曲折,旷远深满。②晻(yǎn)霭:烟岚迷濛,云气昏晦。③曲江公:即下文“张公”张九龄,唐玄宗开元年间任宰相,后被李林甫诬陷,贬为荆州长史。曾作《登郡城南楼诗》。④翛(xiāo)然: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样子。⑤庶:差不多。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浊浪排空 排: (2)至若春和景明 景: (3)岁丰人和 和: (4)而以书来属予记之 属: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2)余读敬夫之书,而知兹楼之胜。 7.甲文中,作者从 和 两种情形写洞庭的迥异风景,借此来凸显迁客骚人 的特点,与古仁人和范仲淹 的情怀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