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今年,我们经历了······ 安全无小事,面对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为守护生命安全,我们应该如何做? 台风“贝碧嘉” 新余特大火灾 康定特大泥石流 父亲带孩子骑行遭碾压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第二框 提高防护能力 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意识,以及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面前的互助精神。 具备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预防和远离伤害,形成冷静应对危机、科学自救的健全人格。 提高防护能力,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树立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政治认同 健全人格 责任意识 道德修养 帮助学生立理解公共卫生安全保障着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观察图片,谈谈你的感受与启发。 提高防护能力,保护自己的生命。 新课讲授 【环节一】 为什么要提高防护能力 提高防护能力的重要性 思考:面对上述突发事件,如果我们拥有防护能力,结果会怎样? 活动:交流分享 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40多名学生死于食物中毒、溺水、交通或安全事故。这其中,除去那些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和人力不可抗拒的重大事故外,约有80%的非正常死亡,通过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专家惊呼:意外伤害正在成为我国青少年的第一杀手! 小组讨论:面对当前全国严峻的现实情况, 说一说提高防护能力有什么重要性? 警钟长鸣 面对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我们要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拥有科学自救和救他的能力,保护自己的生命,救助他人的生命。 为什么要提高防护能力? 2024年1月20日江苏常州一工厂发生粉尘爆炸,造成8人死亡、8人轻伤。 2024年4月13日彭州市丽春镇一养猪场发生化粪池气体中毒事故,7人遇难。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全球流行,造成数百万人死亡。 西班牙从10月29日开始的强降雨引发严重洪灾。至11月1日中午,遇难人数已升至205人。 自然灾害 事故灾难 公共卫生事件 公共卫生事件 ①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造成了近7万人死亡,近4万人失踪,近40万人受伤,数百万人无家可归的惨剧。其中,近7000所学校被毁,近10000名师生遇难或失踪。但在此次地震重灾区的桑枣中学,全校2000多名师生仅用了96秒,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安全地撤到操场,创造了无一人伤亡的奇迹。而这个奇迹的创造者就是被称为“最牛校长”--叶志平。因为他对学校安全的重视和投入,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不仅加固了教学楼,还从2005年起每个学期都举行一场全校的紧急疏散演习。叶志平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拯救了2290个生命,拯救了无数个家庭。 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拥有科学的自救、救他的能力, 有利于保护自己的生命,救助他人的生命。 为什么要提高防护能力? 为什么要提高防护能力?(P70 ①生活中可能遇到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 ②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拥有科学自救和救他的能力,有利于保护自己的生命,救助他人的生命。 笔记区 要提高危险预判能力。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安全知识,见微知著、对潜在的危险作出科学判断,防患于未然。 如何提高防护能力? 原因:自然灾害发生之前,往往有兆可循,危险大多可以预判;一些人为事故,经过得当考虑,本来可以避免。 要求:危险预判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安全知识,见微知著,对潜在的危险作出科学判断,防患于未然。 (1)提高危险预判能力。 某地突降特大暴雨,一条 隧道的出口堵了上百辆车。 车主们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 何。当雨水开始灌进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