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35853

12.1 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案(表格式) 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5-11-24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2次 大小:5522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2.1,六年级,学制,五四,统编,法治
  • cover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12.1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知重点课 课时教学分析 (一)本节课在单元教学中的地位: 《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一课在本单元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贯穿了整个单元的教学主题,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更好地面对挑战、珍惜生活,实现人生价值。 (二)选择该课型的依据: 从学生情况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的逐步觉醒,部分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一般性的问题和困难能保持良好心态,但由于自身认知水平有限,当遇到顺境或逆境时,不一定能够及时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和心态。基于以上学情,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会正确面对顺境逆境很有必要。 从社会发展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需要激励广大青少年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具备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大生态度,能够适应变化,不怕。因此,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引导学生端正人生态度是当前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的必然要求。 课标要求: 正确认识顺境和逆境的关系,学会情绪调控,能够正确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具备迎接挑战的能力。 课时学习 目标 1.通过观察生活,了解人生态度的含义。 2.通过思辨,理解拥有积极人生态度的重要性。 3.通过案例分析和感悟,知道积极的人生态度的体现,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过程评价任务 1.通过展示情境,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如何让农妇每天都喜笑颜开”,理解什么是人生态度,人生态度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我们要换位思考,积极乐观,引导学生善于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思辨活动,同桌间谈谈自己的看法,理解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表达、思辨和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案例分析活动,小组进行讨论,感悟积极人生态度是什么样的,注重培养学生分析材料、小组合作的素养,从中受到启发,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学习活动设计 学习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实施 情境感悟 课堂导入: 人生的旅途,鲜花与荆棘同在,坦途与坎坷交替。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复杂的人生境遇,关系到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我们应该拥有怎样的人生态度? 引发学生思考:我们应该拥有怎样的人生态度? 通过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积极、激励性评价 聚焦问题 自主学习: 1.什么是人生态度? 2.不同人生态度的影响? 3.积极的人生态度体现在哪些方面? 合作探究一:了解人生态度 材料:有一个农妇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卖雨伞的,小儿子是卖布鞋的。雨天的时候,农妇担心小儿子的布鞋卖不出去;晴天的时候,农妇担心大儿子的雨伞卖不出去。因此,农妇终日愁眉苦脸、唉声叹气,日子过得很忧郁。 教师通过展示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你会怎样劝说农妇,让她每天都喜笑颜开?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知识小结: 1.什么是人生态度? 人生态度是人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看待生活、对待人生的心理和行为倾向。人生态度:包括积极的态度和消极的态度。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整理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要点。 学生阅读材料,独立思考,回答问题。 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知识小结 要观察学生的课前笔记情况和导学案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掌握状况,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积极的鼓励与评价。 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了解学生的课堂学习和参与状况,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正面引导与鼓励。 思辨释疑 合作探究二:不同人生态度的影响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同桌讨论并回答: 1.你赞同哪种态度 2.他们不同的态度会对各自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知识小结: 2.不同的人生态度产生的影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